吃晚飯的時候,龍教授告訴龍風,讓他準備一下行裝,後天就送他去北平讀書。龍風對父親的決定一點也不敢到吃驚,因為他早就猜到了這個結果。他匆匆的吃了幾口飯,就放下碗筷回房間去了。龍夫人看見龍風那悶悶不樂的樣子,就急忙跟了出來。龍風見母親跟了出來,就對母親說道:“娘,我沒事,你去吃飯吧,我真的沒事的。”龍夫人溫柔的撫摩著龍風的頭,她對龍風說道:“兒行千裏母擔憂啊,長這麼大了,你還是第一次離開我身邊,娘有些舍不得你離開啊。”龍風看著慈祥的母親,感覺自己的鼻子有些酸酸的,眼眶也有些濕潤。他拉著母親的手說道:“娘,我到了北平以後,會經常給你寫信的,還會拍些照片寄給你的。”龍夫人拍著兒子的手說道:“你一個人出門在外,要多注意身體。另外也要改改你那愛管閑事的毛病,北平城可不是奉天城,惹出禍來你二叔可幫不了你。”龍風朝母親點了點頭,表示會記住母親的話,一定不會給家裏添麻煩的。龍夫人看了一下兒子那認真的表情,滿意的說道:“好了,不說這些了,走,娘幫你收拾行李去。”
離別的日子終於來到了,全家人都來到大門口送龍風。龍風的妹妹把5塊大樣和一隻派克鋼筆,裝進了龍風的兜裏,她抹著眼淚說道:“哥,祝你一路平安。”龍風拍拍小妹的肩膀,然後囑咐她道:“替我好好的照顧娘,哥會給你寫信的。”龍風的二嬸也走了過來,把20塊大樣塞到了龍風的手裏。二嬸一邊幫龍風整理衣服,一邊說道:“小風啊,一個人出門在外不容易,千萬別苦著自己。你要是沒錢話了,就給二嬸來封信,二嬸給你彙錢過去。”龍風的父母沒再說什麼,隻是一直用殷切的目光看著龍風。這時龍風的二叔在車裏說道:“都別墨跡了,再晚就趕不上火車了。”龍風朝家人們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後就一頭鑽進了汽車裏。龍風的母親看著那遠去的汽車,不停的揮著手。龍風在汽車的倒後鏡裏,看到了母親在朝他揮著手,一行滾燙的眼淚終於劃出了眼眶。汽車行駛在喧鬧的大街上,龍風根本就無心觀看車外的景色。他在車裏反複的撫摩著,那塊母親送給他的玉佩,腦海裏回想著母親的殷殷囑托。龍風的二叔看見那塊玉佩,就對龍風說道:“兒行千裏母擔憂啊,小子,你將來可要好好的孝順你娘啊。”龍風緊緊的握住了手裏的玉佩,默默的點了點頭。汽車繼續行駛在大街上,車內的叔侄倆都沉默著,直到看見了奉天火車站的鍾樓,龍風才開口問道:“二叔,這奉天火車站是日本人建的,還是俄國人建的。”他二叔回答道:“俄國人建的,等小日本打敗了俄國人後,他們又把這裏擴建了一下。”龍風看著那巨大的鍾樓,然後對二叔說道:“這些建築都是他們侵略我們的罪證,總有一天我們會和他們算總帳的。”
龍風和他二叔通過了剪票口,凳上了開往北平的列車。叔侄倆買的是包廂票,所以一上車就被列車員領到了包廂裏,把龍風的行李箱放到了行李架上。龍風看著列車員胸前別著的,標有日本滿鐵株式會社的牌子,就感到極其的厭惡,於是他掏出了1塊錢打發走了列車員。他二叔知道龍風的心情不好,就離開了包廂去餐車喝酒去了。龍風躺在了鋪位上,默默的看著天花板,腦海裏回想著那些沒離開家時的往事。晚上的時候龍風陪他二叔喝了一瓶關東燒,在酒精的麻醉下,龍風躺在鋪位上沉沉的睡去了。直到火車到達北平站的時候,二叔才叫醒了他。龍風提著箱子跟著二叔走下了火車,龍風是第一次到北平來,也是第一次看到北平火車站的繁忙景象。
龍風的二叔講起了北平火車站的曆史,原來這座火車站始建於公元1903年,也就是清光緒29年,設計師是一名英國人。1906年(光緒32年)才建成並投入使用,原名是京奉鐵路正陽門車站。1915年為了改善北平城的內外交通,北洋政府委托德國人羅斯凱格爾改建正陽門車站。1916年改建完成後,才正式改名為北平火車站。龍風和他二叔走出了火車站,從外麵仔細的看了一下北平火車站的全貌。就在龍風還在欣賞火車站的全貌時,他二叔已經叫了兩輛黃包車在路邊等他了。兩人坐上了黃包車離開了火車站,朝著前門大街前進。那兩個車夫走的並不快,他們邊走邊給龍風講解著,街邊那些古老的建築的出處。當他們看見那高大的前門後,龍風讓車夫停下了車,他想了解一下前門的曆史。車夫告訴龍風這前門就是正陽門的俗稱,包括箭樓和城樓,原來由城牆連為一體,後來由於火車站的擴建,箭樓已經被拆掉了。這正陽門附近最有名的地方就是大柵欄了,那裏是古玩字畫的集散地。龍風看著那殘破的城樓,撫摩著那破敗的城牆,傾聽著從城門洞裏刮過的風聲,那如泣如訴的風聲仿佛在向人們講述著,那些屈辱的往事。龍風重新回到車上,讓車夫拉他到紫禁城去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