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1 / 2)

龍風這些日子除了瘋狂的鍛煉身體之外,還開始了積極的學習日語。可是龍風自學日語的效果很差,讓他感到了極其的苦惱。許學長得知龍風的苦惱後,給龍風指點了一條線索。他告訴龍風,北大的周厚德老師,早年間在日本流過學,日語水平很高,他建議龍風去找周老師學習日語。於是龍風專程拜訪了周老師,當周老師得知龍風學習日語的目的後,就同意了龍風的請求,從此龍風就成了周老師家裏的常客了。龍風在學習之餘,也沒忘了繼續關注東北的情況,他經常購買日文報紙,從日本人的報紙上了解有關於東北的最新消息。

自從馬占山將軍的江橋抗戰打響後,東北各地的東北軍也紛紛的舉起了抗日大旗。那些由民間自發組成的救國軍和義勇軍,也四處出擊對日軍展開了進攻。由於日軍的兵力不足,為了掌控東北全境,所以兵力就變得異常分散。這就為東北的抗日武裝提供了機會,專挑日軍的薄弱處下手,搞得日軍疲於防範,而無力對抗日武裝進行圍剿。但更另日軍擔心的是,東北的民眾不但暗中幫助這些抗日武裝,甚至還加入到這些抗日武裝中去。這一現象引起了日軍的重視,日軍意識到了一個可怕的苗頭,在這樣下去,這種現象將更加的嚴重。現在必須嚴厲的打擊這種苗頭,不然然後就更加的難以控製東北了。日軍對下一步的作戰計劃作出了調整,暫緩對熱河、綏遠的進攻,先剿滅關內的抗日武裝。但幾個月過去了,圍剿的效果並不理想。

江橋抗戰失敗後的馬占山,再次在黑龍江境內的克山,舉起了抗日的大旗。馬占山聯絡了黑龍江境內的其它抗日武裝,共同對黑龍江境內的日軍進行了反擊,成功的控製了呼海鐵路,關上了日軍進攻海倫城的大門。與此同時,遼寧境內的救國軍和義勇軍各部,也開始了大規模的突襲戰,搞得日軍手忙腳亂疲於應付。可就在日軍忙於應付抗日武裝時,國聯派出的調查團來到了東北,這更加的讓日軍感到了頭疼。時任關東軍司令的本莊繁,向關東軍各部下達命令。要求各部:凡是國聯調查團要去的地方,必須提前派兵清剿,同時要對東北民眾嚴加看管,嚴禁任何支那人接近國聯調查團。而令本莊繁沒想到的是,馬占山在獲悉國聯調查團到達東北後,聯名黑龍江境內的抗日將領,從黑龍江的海倫給國聯調查團發來電報。揭露日軍在中國東北的侵略行徑,請求國聯調查團主持公道,嚴令日軍撤出東北,將東北的主權還給國民政府。馬占山的電報在國聯調查團中引起了轟動,也給日軍帶來了極大的麻煩,為此本莊繁氣得暴跳如雷,發誓要消滅馬占山,以發泄自己胸中的怒火。

遠在北平的張學良雖然遵守了老蔣的命令,下令不準東北軍抵抗日軍的進攻。但他卻暗地裏支持東北的抗日武裝。通過各種渠道為抗日武裝提供支援,希望這些抗日武裝可以重創日軍。同時他也給國聯調查團發去電報,控訴日軍的不宣而戰,強行的占據了中國東北。國聯調查團結束了調查之後,返回北平,張學良再次親自去國聯調查團申述,希望國聯能作出公正的裁決。

國聯調查團走後,東北大地上的槍聲並沒有平息,反而變得越來越激烈。東北的“胡子”們也加入了抗日武裝的戰鬥序列裏,同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兵力不足的日軍頓時就陷入了四麵楚歌的境地,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不得不向軍部發去了求援電報。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在援軍未到達東北前,本莊繁還要麵對這令他焦頭爛額的局麵的。本莊繁不斷的收縮兵力,退守進那些大城市裏,苦苦等待援軍的到來。

1932年4月21日,原東北軍第三旅在投降日軍後,現在有再次的舉起了抗日的旗幟,成立了遼寧民眾抗日救國軍。並於當日發表了抗日通電,宣布要誓死抗戰,決心同日軍血戰到底。第3旅的抗日通電發表後,附近的各路抗日武裝紛紛前來投奔,使第3旅的兵力達到了近萬人,成為遼寧境內最強大的抗日武裝。5月3日,這隻部隊向日軍展開了進攻,在遼寧方台子與日軍激戰,成功的擊退了日軍,光複了方台子縣城。5月23日,馬占山率部與日軍展開了激戰,並再次打敗日軍,光複了黑龍江重鎮呼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