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西安事變(五)(1 / 2)

12月14日夜,西安張公館內,心亂如麻的張學良看完社會各界發來的急電,他感到極其的震驚。張學良緩步走上二樓的陽台,遙望灰蒙蒙的天空,一言不發。如今局勢的發展已經遠遠超出了張學良的預料,現在全國各派係的人都對他口誅筆伐,就連全國知名的名士賢達也聯名通電,對他張學良的舉動提出了最嚴厲的批評,要求他立即釋放蔣委員長。許多報紙都指責道:“中國形成一個領袖不容易,如果蔣委員長出現不幸,中國將麵臨四分五裂的局麵,而這樣的局麵隻會讓日本人漁翁得利。並指責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名為抗日,實則自毀長城,是國家民族之罪人。”至此,張學良心裏最後的一絲希望破滅,曾經強大的精神支柱,也隨之轟然倒塌。

趙四小姐心疼的來到張學良的身旁,摟住他的胳膊,把他帶進溫暖的室內。溫柔的說道:“外麵太冷了,小心感冒了,你現在可不能病倒了。”張學良長歎一聲,緊緊手臂,溫存的笑了笑說道:“你身體不好,要多休息。別擔心我了,我已經想好了,這就去見委員長,再和他好好談談。”這時候,張學良的副官苗劍秋走了進來,他恭敬的說道:“副司令,剛剛收到宋子文先生的電報。”張學良淡淡的說道:“你念吧。”苗劍秋上前一步念道:“漢卿君鑒,今委派端納先生為我方的和平使者,前往西安洽談和平解決西安問題的辦法,望漢卿兄妥為接待。另如有可能,請安排端納先生與委員長見麵,弟子文頓首拜謝了。”聽完這封電報上的內容,張學良又燃起了鬥誌,他對苗劍秋說道:“趕緊備車,我要去見委員長。”

半個小時後,張學良來到了蔣介石的關押地。戒備森嚴的洋樓裏,蔣介石筆直的坐在沙發上默然無語,突起的顴骨和深陷的眼窩,讓他整張臉顯得更為消瘦,布滿血絲的眼睛,緊盯著坐在對麵的張學良。看到蔣介石不說話,張學良略微猶豫一下,低聲說道:“子文剛剛給我發來了電報,他說您的私人助理端納先生,將作為和平使者前來西安,希望我們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決西安事變。”蔣介石雙眉微動,禁閉的雙唇終於打開了,他對張學良說道:“我還是那句話,想讓我在同意你們的要求,除非你槍斃我,否則我是不會同意你們的要求的。”張學良壓下心裏的怨氣,然後說道:“兄長,今早我得到消息,如今何敬之已經把把持了軍委會,把副委員長馮煥章架空了,他現在已經下達了討伐令,他的女婿桂永清已經率領部隊渡過長江,向西安方向殺過來了。”臉色快速變換的蔣介石沉默不語,雙手十指攪在一起,無意識的放在了身前,微微顫抖著。他那重壓下的臉呈現出難看的青灰色,足以昭示此刻他無比緊張和恐慌的心情。張學良在心裏鬆了一口氣,他對蔣介石說道:“兄長,為了順利解決兵諫問題進行努力,尚請兄長要愛惜身體,千萬不要再以絕食來威脅小弟了。兄長請好好休息,小弟回頭再來看你。”蔣介石還是沒有吱聲,而是呆呆的坐在原地,失神的望著窗外的雪花,心中波瀾起伏,無比擔憂。當晚蔣介石就立下了遺囑,他在遺囑中寫道:“美另齡吾妻,餘決心殉國。餘死後,餘之全部財產由汝繼承。望汝善視經國、緯國兩兒,有如己出,以慰餘靈。願上帝賜福予汝。蔣中正,民國二十五年十二月十四夜。”蔣介石把遺囑轉交給張學良,讓他轉發給遠在南京的宋美齡,張學良自然是扣下了這份遺囑。其實,蔣介石這樣做是為了向張學良表明態度,他不想向張學良妥協。

南京方麵的何應欽態度強硬,大兵壓境,內戰的危機隨時都可能爆發。何應欽拒絕和平,蔣介石又不肯妥協,各地方實力派又態度各異,國際國內輿論又不支持張學良。西安內部急噪不安,張學良騎虎難下。眼下西安事變的事態就陷入了僵局,前景一片暗淡,中國完全可能混戰一場。張學良變得急噪不安,苦無良策,一籌莫展。

12月15日上午10點,蔣介石的私人助理到達了西安,張學良親自到機場迎接。剛下飛機的端納,急切的用中文對張學良說道:“漢卿,我要見委員長,你能按排嗎?”張學良微笑著說道:“沒問題,我馬上安排。”端納匆忙的坐上了汽車,朝遠處的西安城進發。在張學良的安排下,車隊直接駛進了西安綏縉公署,來到了關押蔣介石的洋樓前。端納在張學良的帶領下進入了樓內,張學良沒有打擾蔣介石和端納的談話,而是在樓下的客廳裏等著端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