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再戰上海(九)(1 / 2)

10月,凇滬前線的硝煙徐徐地吹進了金陵城,城裏的達官顯貴們就荒了神。他們的一舉一動猶如時局的晴雨表,受他們的影響,大批的金陵市民也變得驚慌起來,紛紛攜帶家小和細軟逃離金陵。一時之間,南京的機票、船票、車票供不應求。

金陵城人心浮動,物價貶值,可這時,中國的第一夫人宋美齡,卻依然穩居南京城。在城東中山陵園深處,樹木蔥籠中坐落著一棟西式別墅,從外表看,這棟別墅普普通通,但裏麵卻裝飾得極其奢華,蔣介石夫婦就暫時住在這裏,穩定著南京乃至全國的軍心、民心。

日本人的飛機似乎是無孔不入,林木深處的這些別墅雖不似黃埔路上的官邸那樣顯眼,卻也屢有險情發生。前些日子日機轟炸南京,就將這裏的一棟別墅炸成了廢墟,宋美齡就為此驚出了一身冷汗。宋藹齡為自己的小妹擔心,離開南京前曾攜孔令俊來勸宋美齡,要宋美齡和她去武漢暫避危險。宋美齡思前想後,婉言謝絕,堅決不走,她對宋藹齡說道:“姐,為了國家大事,我必須留下來陪著介石,幫他處理一些事情。給他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另外我倆都在首都,也可以起到安定軍心、民心的作用。”宋藹齡見她的決心已定,就沒在勸她,囑咐了宋美齡幾句後,就匆匆的離開了南京。

宋美齡確實是關心蔣介石的“內、外”助,她具備作為第一夫人的諸多品質。想當初,蔣總司令就是看中了她的這些品質,才極力促成了這樁政治婚姻。宋美齡做了第一夫人後,也更注意自己的道德修養和言談舉止,尤其在公共場合。如今大戰爆發,在關乎國家、民族以及國家政權的大事上,她是極為有分寸的。對外,她借助自己受過西式教育、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與各國的駐華大使相處得極為融洽。對內,她探望慰問前線官兵,尤其傷兵是她從事最多的工作。在**官兵眼裏,這位溫柔雅致的第一夫人不但像上帝派來的使者,更多的對她有一種對待聖潔母親的情愫,雖然她對那些大兵未必有這樣的感情。

10月23日,宋美齡走下了中山陵,在顧問端納及侍從的陪同下,前往凇滬戰場慰問前線浴血奮戰的官兵們。車隊離開南京後,眾人就開始留意天空,觀察日本人的轟炸機。既要快速行駛,又要注意空襲,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司機的注意力,技藝高超的司機做夢也不會想到會發生意外車禍。事情大約發生在下午4點30分。當幾架轟炸機飛到上空時,轎車陷進了路邊的爛泥坑裏。為躲避空襲司機就猛然加速,致使車輛瞬間失去控製,翻出了公路。宋美齡在車禍中折斷了肋骨,但她依然堅持著到達了上海。宋美齡忍著痛苦堅持著,當晚10點鍾視察了傷兵醫院,在傷兵們的麵前,她蒼白的臉上仍堆滿笑容,不少傷兵為之感動。宋美齡對傷兵們說道:“將士們,你們是國家和民族的驕傲,國家和民族是不會忘記你們的功績的。今天,我受委員長的委托,前來凇滬戰區看望大家,我的心情十分激動。你們用生命和熱血,彰顯了軍人的榮譽。我代表全國的民眾向你們表示慰問,希望你們好好養傷,爭取早日返回抗日前線,為國家和民族再立新功。”宋美齡在官兵們熱烈的掌聲中結束了講話,於深夜離開了傷兵醫院。她本想再去前線慰問一下基層的官兵,怎奈身上的傷痛越來越嚴重,才被迫打消了這個念頭。

10月底,凇滬會戰已經打了近3個月了,上海打成了一片廢墟,日本人也打累了,中**隊更是精疲力竭。10月29日,蔣介石一身戎裝,親自乘火車來前線,在南翔附近召集凇滬參戰部隊師長以上會議,聽取戰報。聽完戰況彙報,照列又是他發表講話。蔣介石異常激奮的說道:“日寇揚言說要3個滅亡中國,可現在都打了快3個月了,連我們一個上海都沒打下來。各位統帥所部,努力抵抗,不惜以壯烈的犧牲,給日寇以重創,此種為國家為民族拚死抗戰的精神,已經充分表現出來了。一般外人看見中**隊裝備欠缺,武器落後,以為一旦對日作戰,必不能抵抗侵略。這一回我們凇滬各軍經過3個月的抗戰,左翼仍能維持原有陣地,右翼陣地也按著計劃隻作戰略移動,這種奮勇超絕的戰績表現出來,無論中外人士,他們對中**隊,不僅改變了從來輕視的心理,而且都不得不表示非常的讚歎和欽佩,英美各報都讚揚我軍之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