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江南戰火(1 / 2)

江北日軍的一係列進攻,都被第5戰區的部隊被擋了下來,隨著戰鬥的不斷擴大,日軍的兵力日漸緊張。龍風知道江北日軍已經折騰的差不多了,再過幾天他們可能就要退兵了。但龍風的心裏卻始終放不下心來,因為江南戰場實在是太安靜了,不知道岡村寧次究竟在計劃著什麼樣的陰謀。他手中掌握著第11軍,這個軍有6個師團,而且全都是日軍的精銳師團。現在日軍第11軍沒有任何異常的舉動,這實在是有些太過反常了。

龍風把近期日軍的部署在沙盤上標示出來,希望能夠分析出岡村寧次究竟要在那裏動手。通過對日軍的部署分析,第11軍的進攻目標肯定是江西南昌,但哪裏是11軍的主攻方向,龍風卻始終沒有看出來。目前日軍擺出一副防守的架勢,這肯定實在隱藏他們的戰略意圖,打算對中**隊采取突然襲擊的戰術。龍風索性不去考慮這個問題了,反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了。

1939年3月8日,日軍村井支隊和部分日本海軍陸戰隊在星子縣準備進攻江西的吳城。這個吳城素有“小南昌”之稱,三麵環水。縣城的北麵是贛河和修河的交彙處,而後向北流往星子縣;東側是鄱陽湖,西麵則是蚌湖。修河由西南方向的塗家埠流向吳城,貫穿其東側南北地區。小小的吳城北通長江,南達南昌,西至塗家埠,東到鄱陽湖,可以說是四通八達,也是奪取南昌必爭的前沿陣地。

早有預謀的日軍第101師團在修河北岸,第106師團在虯津東西之間,第6師團在武寧,第116師團在鄱陽湖東岸,已經做好了渡過修河的準備,他們準備從安義、奉新,包抄南昌,企圖一舉殲滅第9戰區的精銳主力。因此,吳城保衛戰將成為南昌戰役的重要一戰。而守衛吳城的重任就落在了**第32軍的肩上。

3月13日,第9戰區副司令長官羅卓英親自來到吳城視察。在吳城走了一圈以後,見虯津、張公渡地區是低矮的山地,同時又是整個防線的突出部,便於日軍展開攻擊。羅卓英當即就對32軍軍長宋肯堂說道:“長官部判斷日軍的主攻方向可能就是虯津、張公渡方向,而後向安義、奉新迂回。鄱陽湖水上戰力薄弱,且係第三和第九兩戰區的接合部,敵人很可能同時以陸戰隊攻我吳城,從水上進逼南昌,形成兩翼包圍,第32軍應該指派一強有力的團隊監守吳城。”聽了羅卓英的分析,宋肯堂當即指定第141師第721團立刻進駐吳城,接管吳城的防務。

14日拂曉,張尊光團長帶著參謀勘察地形,部署兵力。與此同時,141師的其他部隊也先後到達,在吳城外圍偵察地形,構築工事。隨後的兩天裏,日軍的偵察機反複對吳城進行低空偵察,並對受軍進行射擊和轟炸,在吳城以北的水麵上也出現日本海軍的巡邏艇在四處偵察。在吳城外的**陣地前,也有一隊日軍在進行火力偵察,他們極其囂張的向**陣地開槍,721團的官兵奮起還擊,將這股日軍趕了回去。第二日,日軍第101師團兵分兩路,向第32軍陣地發起了進攻,黎明時分,日軍飛機輪番轟炸吳城和塗家埠,上午9點,戰鬥正式打響了。

下午3時,721團三連的陣地被日軍突破,正企圖向縱深發展,在這緊要關頭,721團團長張尊光帶著警衛連殺了上來,在警衛連與3連的奮力反擊下,日軍的進攻部隊被趕了回去。當晚,宋肯堂軍長得知吳城這邊的戰鬥已白熱化,深恐張尊光獨力難支,就在電話裏對張尊光說道:“我派722團來支援你們,你們務必要堅持住,吳城乃是南昌的門戶,千萬不能失守啊”話還沒說完,張尊光就拒絕了,他對宋肯堂說道:“軍長,吳城市區不大,我現有兵力近千人,進入巷戰之後,鬼子的飛機和重炮就派不上用場了,雙方的戰鬥就都靠步兵了。我們投入太多的兵力,根本就施展不開,一個營一個營的往上派,反倒成了添油戰術。請您相信我們721團,一定能夠守住吳城的。還是把預備隊留到最關鍵的時候再用吧。”宋肯堂軍長沒再說什麼,就默默的放下了電話。他知道721團的弟兄們既然說不要援兵,那麼他們就是一定有把握守住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