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龍風他們還在苦練部隊的時候,太平洋上穿來了最新的消息。iMeng。COm)我中國遠征軍先頭部隊第200師,在戴安瀾將軍的率領下,在緬甸的同古地區與日軍發生了激戰。
同古南距仰光港250公裏,北距曼德勒320公裏,是仰曼鐵路的交通樞紐,同時也是緬甸境內的戰略要地,是日軍“必須迅速占領”之地。第200師進駐同古之後,與西線的普羅美地區,還有東線的毛奇地區相互呼應,構成了阻止日軍繼續北進的屏障。尤其是在仰光失陷以後,同古保衛戰就變得更加的重要。
配合第200師守衛同古的是英緬第1師,該師士氣低落兵無鬥誌將無死戰之決心,他們根本就未做迎敵之準備,反倒是作好了撤退的準備。隨後不久,日軍向同古推進,英緬第1師放棄防線,匆忙的向西線的普羅美地區撤退。第200師接過了英緬第1師的防線,與前來進犯的日軍第55師團展開了激戰。雙方在同古地區激戰了12天之久,日軍遭到太平洋戰爭開戰以來未曾遇到頑強抵抗。由於西線英緬聯軍始終沒有采取積極的配合,再加上英軍動作遲緩,中國遠征軍後續部隊也未能如期到達。致使第200師苦戰12天,全師官兵傷亡答2000餘人。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麵對增援後4倍於己的敵人,第200師困守孤城形勢異常危急。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下,中國遠征軍的最高指揮官杜聿明將軍心急如焚,他在給軍委會的急電中說道:“在此形勢下,我軍既不能集中主力與敵決戰,以解同古之圍,而曠日持久,仰光登陸之敵勢必參加同古戰鬥,坐使第200師被敵殲滅。如此,則我遠征軍將被敵人各個擊破,有全軍覆沒之虞。因此,我決心令第200師盡快突圍,以保全我軍戰力,準備在另一時間、另一地點與敵決戰。”軍委會也對緬甸的情勢感到了危機,他們迅速的批準了杜聿明將軍的決策。於是,第200師在戴安瀾師長的指揮下安全突圍,避免了第200師全軍覆沒的危險。
同古保衛戰是緬甸防禦戰期間作戰規模最大、堅守時間最長、殲滅敵軍最多的一場戰鬥。iMeng。COm)而且在仰光失陷的不利形勢下,同兵力、裝備都占優勢,並擁有製空權的敵軍苦戰了12天,掩護英軍安全撤退,為遠征軍後續部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最後第200師全師順利突圍,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勝利。就連日軍也承認,同古之戰,是大日本皇軍在緬甸戰役中,打得極為艱苦的一戰。
中日兩軍在緬甸展開血戰的同時,駐中國境內的日軍也趁機發動了新一輪的進攻。首當其衝的就是日軍第11軍,阿南維畿從先後調來了第3、4、12師團和第40獨立混成旅團,另外重炮師團和戰車旅團,在第3飛行師團的配合下,準備發動第二次“長沙會戰”。鑒於第一次“長沙會戰”時的教訓,這次阿南維畿打算采用“中央突破”、“兩翼迂回”的戰術,並對聲稱要在農曆的八月十五到長沙城去過中秋。
農曆的八月十五,就是陽曆的1941年的10月5日,這也說明了阿南維畿要在10月5日前占領長沙城。可是淪陷區的人民是不甘心做亡國奴的,日軍從開始集結的那一天起,他們就及時的情況上報到了第9戰區長官部。薛嶽通過這些情報判定,日軍即將要發動第二次“長沙會戰”了。於是,第9戰區長官部一麵將情況上報,一麵通令戰區所屬部隊要盡快完成作戰準備。
就在第9戰區長官部緊張備戰中,日軍的第12師團由忠防、西塘方向殺來,負責守衛大雲山的中國守軍首先接敵,拉開了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