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秋後算帳(1 / 2)

10月18日,蔣介石飛抵南嶽,主持召開以檢討本次會戰得失為中心議題的第三次南嶽軍事會議。會議的第一天,蔣介石大罵第10軍指揮無能,戰鬥不力,氣氛緊張。當夜,李玉堂軍長等人一起公關,把預備第10師的戰績彙報上去了。好在戰前蔣介石看了友軍繳獲的敵作戰地圖,在預備第10師陣地前標示日軍3個半師團的番號。公關獲得了成效。在第二天的會議上,蔣介石轉變了語氣說:“現在證明,第10軍預備第10師陣地前的敵人,有3個半師團的兵力,預備第10師就是銅牆鐵壁,也難以阻擋敵人的前進。預備第10師能抵抗一天,還算不錯。”

從蔣介石的講話看來,他這次還是以安撫人心為主,並不是要打算懲治作戰不力的將領。這樣第10軍的軍、師長才放下了心。但是,會議到了第三天又出現峰回路轉。引發問題的蔣介石的嫡係將領——王牌軍第74軍第58師師長廖齡奇。在南嶽會議開得驚心動魄的時候,一個重要人物還不知所去,那就是廖齡奇。蔣介石在清算3個敗軍時,第九戰區的一位高參悄悄向薛嶽報告了他的下落。

原來,廖齡奇在株洲江南乘火車返回祁陽老家時,在車上與第九戰區這位高參相遇,他直言相告自己是回家去探親。高參回到戰區司令部報告了此事,薛嶽十分震怒。而廖齡奇逃回祁陽後,不敢回去了,準備組織民兵打遊擊,請當地縣長給予援助,這縣長見大師長孤身回家,不去部隊反要上山打遊擊,精明著呢,打電報去耒陽向省政府請示,省府轉電薛嶽。這時王耀武以師長廖齡奇失蹤,正電請長官部調查其下落。薛嶽當即電祁陽縣政府將廖齡奇逮捕,押解到南嶽來。

廖齡奇本來也是戰功赫赫的一員戰將。他是黃埔四期生,在北伐著名的汀泗橋戰役中,猛打猛衝,被敵人打傷右臂,以致右手致殘,終生用左手寫字。1932年參加“一二八”上海保衛戰,因戰功卓著升為團長。1937年抗戰爆發後,在淞滬抗戰中,旅長黃梅興不幸陣亡,廖齡奇在炮火中接任旅長,指揮全旅在南翔一線與鬼子奮戰80餘天。從上海撤退後,廖部負責守備南京雨花台、中華門一帶。日寇進攻南京時,全旅傷亡慘重,兩名團長先後陣亡。他仍堅持在前線督戰,直到12月12日衛戌長官部下令全麵撤退後,才率部撤過江北。第二年秋,該師在河南內黃車站截擊日軍土肥原師團,新任師長龍慕韓指揮混亂,招致重大傷亡。幸賴廖齡奇率全旅官兵奮勇抗擊,才穩住陣腳。戰後,廖齡奇因功調升第74軍第58師副師長,不久升任師長。

第58師正副兩位主官,都是文武雙全,可以說是“上馬能殺賊、下馬能作文”。廖齡奇吹拉彈唱無一不能,還能說一口流利英文,在戰場上先後七次掛彩;張靈甫能寫一手好字,也負傷五次。兩人都因傷致殘,第74軍同僚稱他們一個“拐子”一個“瘸子”。功高本事大的廖齡奇和張靈甫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兩人都狂傲自負。張靈甫的自負主要是“追求情趣”,不屑和那種粗俗的人與事為伍;而廖齡奇的自負則完全是兵油子式的,狂傲不羈,目中無人,滿口粗話;並且對上司,認為不如自己的往往出言不遜,態度傲慢。對軍長、黃埔三期的學長但隻讀過幾年私塾的王耀武,他是“很看不起”的,認為他隻是機遇好,本領才能並不出眾。即使是對戰區最高長官薛嶽,他照樣語氣不友好。他喪偶之後,戰區參謀長吳逸誌好心為他牽線,為他介紹薛嶽上將的姨妹子。哪知他卻來了一句:“本人曆來不搞裙帶關係!”讓吳參謀長的熱臉貼到了冷屁股上,自討沒趣。

廖齡奇不要薛嶽的小姨子,卻娶上了別人。當這次會戰開始時,他正請假去在吉安結婚,乘便轉回老家祁陽省親。當副師長張靈甫接令開赴湖南時,他立即經萬載徒步趕往長沙,半路上聽說日軍已於9月17日強渡了新牆河,因擔心第58師部隊,自己掏錢租了一輛車,由祁陽驅車趕上部隊,率部向長沙急進。於是發生了遭襲和連聲招呼也不打就逃跑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