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四戰長沙(二)(1 / 2)

薛嶽對這次長沙會戰的部署,仍然采用他的老套路,用新牆河、汨羅江、撈刀河這三條防線來消磨日軍,然後在長沙城下與日軍決戰。他深信不疑的認為,他的“天爐戰法”可以打敗日軍三次,那麼這次就依然可以馬到功成。因此,在商量應敵之時,他堅決要求參謀處照著以往的經驗排兵布陣。可是戰區參謀長趙子力卻不同意這樣的安排,他認為不應該把決戰的地點定在長沙,應該以長沙南麵的蘅陽為“天爐戰法”的核心戰地,在那裏與日軍進行決戰。

薛嶽認為趙子力過於小心謹慎了,他認為這“四戰長沙”將是很輕鬆的完成,這“四戰長沙”將成為自己軍旅生涯中最為輝煌的得意之戰。於是,他推翻了趙子力的衡陽決戰的構想,固執的把決戰的地點定在長沙。趙子力眼見自己的小胳膊扭不過薛嶽的黑毛腿,就隻能采取了退讓的態度。

薛嶽見趙子力終於不和自己爭執了,就開口說道:“既然大家對決戰地點沒意見了,那麼我們就來商量一下,由那位大將來鎮守長沙了。”問題一提到這裏,參加會議的將領們就都不吱聲了。薛嶽環視了一下,就對第10軍軍長方先覺說道:“方軍長,上次守長沙你們第10軍作得非常好,這次我還想讓你們第10軍來守長沙,不知你意下如何啊?”方先覺就知道薛嶽會點他的將,於是他就硬著頭皮說道:“薛長官,我第10軍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因固守長沙這個戰略要地,因此遭受了重大的傷亡。雖然我第10軍在戰後得到了戰區的優先整補,但由於新兵太多,戰鬥力已經明顯下滑。緊接著,我第10軍又奉命趕往常德救援57師,致使我第10軍又遭重創,至今我第10軍依然沒有補充滿員,戰鬥力和士氣更是大不如從前。長沙乃是這次會戰的重中之中,卑職實在是沒有勇氣接下鎮守長沙的重任啊!”薛嶽知道這是方先覺在故意推脫,但第10軍的情況他也是知道的,平心而論,目前第10軍確實不具備堅守長沙的實力。可是,若不把這個任務交給第10軍,他薛嶽還有精銳可用嗎?就在薛嶽還在考慮的時候,參謀長趙子力站了起來,提出由第4軍來堅守長沙。

趙子力清楚第4軍是薛嶽的嫡係部隊,是薛嶽的心頭肉,提議由第4軍來守長沙,是趙子力拿出的緩兵之計。趙子力提議由第4軍來守長沙,其實是不想讓薛嶽“徇私”,偏袒他的粵係部隊,趙子力還有另外的打算。他明知第4軍是守不住長沙的,隻要到了第4軍堅持不住的時候,薛嶽為保住第4軍就不得不同意衡陽決戰的構想。這樣一來,長沙城就成了一個逐次抵抗線,他衡陽決戰的構想就可以實現了,於是他就極力的主張由第4軍來守長沙。與會的將領們也極其讚同趙子力的提議,一致建議由第4軍來守長沙。薛嶽沒辦法了,於是就很不高興的說道:“好吧!那就由第4軍來守長沙吧!”

與整天勾心鬥角的中國軍隊相比,日軍部隊就可以用上下一心來形容了,他們相互配合、相互支援,自發動進攻之日開始,就竭盡全力的向新牆河防線發起了攻擊。

第44軍和第20軍與日軍血戰了5日,部隊損失慘重,新牆河的河水都快被徹底染紅了,可見新牆河阻擊戰是打得多麼的慘烈。第44軍和第20軍接連向戰區長官部發了數道求援電報,這些電報就如同泥牛入海一樣,沒有帶回任何的援軍或者是撤退的命令。就在第44軍和第20軍弟兄們就要流盡最後一滴血的時候,薛嶽的撤退命令終於是到來了,第44軍和第20軍的殘部才掙紮著撤下了新牆河防線。

橫山勇得到中國軍隊撤退的戰報以後,就知道薛嶽還在使用他那老掉牙的“天爐戰法”,這讓橫山勇感到十分的高興。橫山勇命令前線部隊加快進攻速度,打亂中國軍隊撤退的節奏,從而尋找到中國軍隊的漏洞,為西集團的穿插作戰找到良機。橫山勇要利用薛嶽對“天爐戰法”的盲目自信,迫使薛嶽在排兵布陣上出現漏洞,就要首先采取晝夜不停的連續進攻開始。橫山勇知道中國軍隊的機動能力差,無論是在進攻和撤退的時候,都是有點慢吞吞的,他完全可以利用這一特點來打亂中國軍隊的節奏,逼迫薛嶽在指揮上忙中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