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裏菊花,芬香曼豔,有道是此花開盡更無花。
水流叮咚,雀上枝頭,欲窮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茅蓋與荇草搭建的簡易木屋裏,兩張竹椅相錯而置,七音與荊茗各自安好的躺在上麵靜靜吹著暖風。
日光繾綣,光影殊途,照拂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荊茗為七音講解道經上的內容。
“夫以乾道輕清而在上,地以坤道重濁而在下,元氣則運行呼中而不息。”
七音跟著念了一遍枯燥的經文,神色專注而認真。
“所謂天地乾坤,真氣可為人之所運用,真氣自呼吸運行至丹田,再由丹田發力行至五髒六腑,後發匱至四肢,即有氣力。一氣周流於百骸,開則氣出,闔則氣入,氣出則如地氣之上升,氣入則如天氣之下降,自可與天地齊長久。”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浩浩乎如憑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泛著墨香的經卷一頁一頁的掀過去,兩個人都在不厭其煩的重複著道經裏麵的內容,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書中自有三千大道,而荊茗全憑自悟。
“按照我教你的呼吸法,現在再次調轉真氣還有不通的地方嗎?”荊茗合上,扭頭問道。
“嗯,比起之前要順利得多了。”七音微微頷首笑答。
“修行本就是一條布滿坎坷與荊棘的道路,如果能夠堅持走下去,這便是一條通天大道,如果半途而廢,再好的慧根也最終泯然眾人矣。在我們凡人的身上,有著十道束縛身體的枷鎖,分別是四肢、脾胃腎肺、識海,而最後一道枷鎖則是看不見摸不到的,它是上蒼加身於我們的一道無形枷鎖。一旦我們凡人可以找到打破第十道枷鎖的契機,突破了這天地人和的十重天,便能羽化而登仙,與天地共長壽,與日月同生輝,成為通天徹底的大能者。”
荊茗細細解釋給七音這些東西,這些都是他通過大量的書籍得出來的結果,與陸老先生教授給七音的內容相差無幾。七音倒是暗暗佩服,荊茗一個人可以將道經領悟到這種程度,是勤能補拙還是無師自通?
忽然,七音覺得眉心有些發燙,有一股熱流正由此漸漸向四肢流淌出去。
掌心隨之發熱,像是捧著一團火焰。
七音一翻身跳下了竹椅,兩腿一盤打坐到了地上。
“哎,這就要突破了啊,不錯,不錯,根骨不錯嘛。”荊茗頗為讚賞的拍拍手。
七音並沒有與他接話,也沒精力分心去搭理他,身體的第六道枷鎖開始掙斷,馬上就要進階到煉體六重天的關鍵時候,稍有馬虎便可能引火燒身。
七音緊閉著眼,兩隻手掌合置於胸前,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下來,衣衫下的雪白肌膚已經變得緋紅,暴露在外界的脖頸像極了粉嫩的桃花,引人欲親芳澤。
荊茗看了個臉紅,從竹椅上跳起身來便走出了茅屋,茅屋外山間景色正好,一線天際之間浮雲飄擺,綠柳成蔭,漫山花開。
不遠處的山麓裏,隱隱有狼嗥的聲音傳遞過來,淒淒慘慘戚戚。
好山好水好人,荊茗忍不住又開懷笑起來,於是取下了掛在窗扇上的青釭劍。
青釭劍三尺劍長,一指劍寬,鏡身反映著日光鐸鐸輕吟,金黃色的圓柄握在掌心。
拔劍起舞,意在拭鋒。
錚錚錚——
青釭劍大口豁向身前,卷起一道罡風,掛動林間枝葉簌落落的響。
十裏竹林,劍聲瀟瀟。
荊茗衣袍向後飛起來,腳下向前飛踏過去,身子躍起,如雄鷹展翅,青釭劍高指青天,落木黃昏。
踏!
身子落在地上,掀起一番罡氣將竹葉吹動,隨後身子如陀螺點地,荊茗整個人揮著青釭劍劈、挑、刺、砍,煉體八重天的劍氣一息便能斬斷落葉。
竹林外麵,隱隱傳來了簫聲,像是杜鵑啼血,哀哀婉婉。
碧玉玲瓏,伊人獨奏。
七音正坐在竹林外麵一塊青磐色的大石頭上,手上,是一支碧玉玲瓏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