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石家之事(2 / 2)

這一路,夕顏也看了不少風土人情,了解了一些飲食文化。

說實話,作為家庭主婦,家常菜,夕顏會,但也隻能做出家常味,算不得美味。

但是她多出了幾千年的智慧,這裏是個架空的時代,大致相當於盛唐時的年代,民風還算開放,女子並不一定要禁足在家中,夕顏想在這裏生存下去,也不是很困難。

這裏的菜式很簡單,尚沒有火鍋出現,她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需要一定的創新精神。

裝修的事,不需要夕顏操心,孟承道走之前給她介紹了兩個人,一個老王,一個老趙,曾囑咐她,有什麼事都可以找他們。

孟承道不說,夕顏也知道,這是他留給她可用的人,這就不得不讓她更加懷疑他的身份。

當然,夕顏也沒有推辭,一個女人,背後沒有男人,是很容易被人欺負的。

夕顏向老王打聽,這裏可有鐵匠鋪,得到明確的位置後,便帶上麵紗,去訂一些東西。

從鐵匠鋪出來,已經快中午了,回來的時候,夕顏買了些蔬菜,準備午飯。路過石頭客棧門口,發現有四個人背著行囊站在遠處,一直朝客棧的方向張望,表情淒苦。

夕顏招手,問老王,怎麼回事。

“東家,你回來了。他們是這店的原東家,隻是臨走時再來看看,無礙的。”

“我知道了,去忙吧。”夕顏點頭,表示明白了。

既然是原東家,經營了多年的店,如今被轉手,自然是留戀。

夕顏走了過去,道了個萬福,“你們可以進去看的。”

“不,不了,我隻是不舍,想再看看我這半輩子的心血。”年長的男子石康目露不舍。

“都是我,要不是我惹出如此大的禍事,也不至於連累了師傅賣了半輩子的心血。”徒弟石磊狠狠給了自己一巴掌。他剛從牢裏出來,雖已經換上了常服,但遮掩不住臉上的淤傷。

“師兄,你別這樣,你若不是為了我,也不至於,不至於……”年輕的女子石慧掩麵嚶嚶哭泣,旁邊的婦人石柳氏也紅了眼睛。

對於石家的事,夕顏倒是略知一二。能買到這麼好的店鋪,她自然要問來曆,孟承道便細細打聽了些。

石康夫婦二人多年來隻有一女,便是石慧,待如掌上明珠。眼看到了該出閣的年紀,自然上門提親的人踏破了門檻。

石家一門商賈,有些銀錢,想一改門庭,把女兒嫁給讀書人。正好城南有一讀書人叫潘繼祖,自幼喪父,隻靠母親日夜縫補和家中的兩畝薄田度日。三年前母親病逝,他無錢收斂,便賣了薄田為母親下葬,按說也是個孝子。

當時便有媒人說,何不讓著潘繼祖入贅石家,由石家供他讀書,待他考上功名,也算圓了石家的願望。

兩邊一說和,都同意了,定下了婚約,隻到三年潘繼祖孝滿便把親結了。

石家為潘繼祖贖回了地,又時不時接濟與他,供他讀書。

潘繼祖出孝,正趕上春試,便提出先去進京趕考,待金榜題名後再談婚事。

石康想著也對,男人總該以事業為重,便應了,給他足夠的盤纏,送他上京。

哪知一月不回,兩月不回,石家足足等了半年,結果等來的確是退婚文書。

石康當場就氣病了,派人去打聽。

原來那潘繼祖也確實爭氣,此番春試,竟真的高中,而且被京中一高官看中,想招為女婿。

潘繼祖為了前程,竟然應了,便想退了石家的婚事。

前月他回家繼祖,石康的徒弟石磊氣不過,便去同他理論。

哪知那潘繼祖倒打一耙,說石慧不守婦道,早與石磊不清不楚。

石磊不堪受辱,心疼師父,又替師妹不值,一氣之下就打了他。

潘繼祖是個文弱書生,哪裏是石磊的對手。

石磊也是下手重了些,打斷了潘繼祖的一條腿,結果被衙役抓了起來。

潘繼祖有功名在身,且有後台,縣衙多少有些偏袒,況且的確是石磊傷人不對,終究是由潘繼祖退婚在前,便判了石磊仗刑二十大板,並賠償對方醫藥費三百兩。

之前為了石磊在牢中少受苦,石康已經掏空了這幾年的積蓄,實在掏不起銀子。

可潘繼祖說若不賠上銀子,就讓石磊在牢裏待一輩子。

石磊是石康自幼收養的徒弟,一直待如親子,自然不肯讓他一輩子坐牢,沒辦法才賣掉客棧和宅子,湊出銀子贖出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