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少年將軍(2 / 2)

而吳三桂所率領的騎兵,一定是為營救他的父親吳襄去的。

崇禎三年二月,祖大壽率部出長城,北進至建昌(。該城周圍多山,丘陵連綿,其西北麵與蒙古喀喇沁等部相接。皇太極繞道蒙古入關和北返,建昌是他所經之地。明兵集結於此,企圖截斷後金兵歸路。

其時吳三桂之父吳襄已是一員參將,常受派遣,執行任務。吳襄率數百人出城偵察,突然與數萬後金兵遭遇。後金將領沒有把幾百明兵放在眼裏,實行圍而不攻的戰術,迫其投降。

吳襄無意投降,隻有突圍才能擺脫險境。他與部下急奔,後金兵就急圍;緩奔就緩圍。直至近城處,吳襄仍無法擺脫後金兵的圍困。祖大壽憑城樓遠望,知後金兵勢大,明兵出擊,如以卵擊石,倘遭全軍覆沒,丟失城池,將犯不赦之罪。他不能救吳襄,隻好聽天由命了。.

吳三桂見父親被圍,心急如焚,便跪在舅父麵前,請求發兵,為父親解圍。祖大壽以雙方兵力相差懸殊,不敢出戰,說:“我以封疆重任,焉敢妄動,萬一失利,咎將安歸!”吳三桂請求再三,祖大壽就是不答應。

最後,吳三桂痛哭流涕地說:“總爺不肯發兵,兒請率家丁以死相救。”祖大壽似應非應地答應了下來。他以為吳三桂必不能救,但吳三桂馬上應口說:“遵令!”站起身來,轉身下了城樓,率家丁20人,出城救父。

朱斌心裏長長發出了一聲歎息,沒有想到,自己才來到這個時代,第一個遇到的竟然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漢奸吳三桂。不過現在的吳三桂,可和漢奸的名字半點關係也都沒有,朱斌心裏想著,嘴裏不由自主地順口問道:“將軍可是吳三桂大人?”

騎在馬上的吳三桂怔在了那裏,自己雖然身在軍中,非常得到舅父祖大壽的喜愛,但卻沒有擔任任何官職,所謂的“將軍”也隻是叫著好聽而已,說白了自己也就是一個無名小卒,而麵前這個年紀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居然一下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

“你,你究竟是誰,你如何知道我的名字?”吳三桂狐疑地打量著朱斌問道。

朱斌立刻知道自己說漏了嘴,趕緊圓謊道:“小人亦是中後千戶所人,將軍以十六歲而中武舉,鄉中多有傳誦,當日將軍榮歸之時,小人曾在遠處看過將軍尊嚴,適才瞧著眼熟,這才大膽問了一句。”

吳三桂這才釋然,點了點頭才想說話,不想一員馬上家丁忽然大叫一聲,竟然從馬上墜落,這一突發qing況,頓時讓吳三桂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