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聯盟軍準備撤退的時候,他們卻發現大明的主力已經到達布哈拉城下。在撤退準備工作還並沒有完成的情況下,一旦貿然強行撤退,明軍趁勢發起攻擊,聯盟軍將會麵臨什麼樣可怕可悲的下場,隻怕,聯盟軍的每一個將軍心裏都是最清楚的了!
這個時候做為聯盟軍的總指揮,巴哈杜爾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之中。退,將很有可能麵臨一次大麵積的潰敗,甚至將會使聯盟軍的主力全部葬送在這。戰,要想取得勝利簡直就成為了最大的奢侈的妄想。明軍的戰鬥力,早就通過他們的先頭部隊展現得淋漓盡致。
就在巴哈杜爾猶豫不決的時候,江格爾向其建議,趁著明軍才到,立足未穩的時候,集中起所有的騎兵,不顧一切的對著明軍大營猛衝,即將無法取得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也能迫使明軍陣營向後收縮,從而,為聯盟軍的撤退爭取到希望……
到了目前的這種情況下,巴哈杜爾顯然也沒有了更好的辦法,他隻能把一切都寄托在了這位哈薩克汗國的傳奇軍事指揮家的身上。
戰鬥的指揮權被完全交到了江格爾的手上,他盡一切可能,在哈薩克汗國、希瓦汗國和葉爾羌汗國中,挑選出了兩萬精銳騎兵,並由自己親自帶隊,他告訴這些騎兵們,他們的唯一的希望就是衝破敵人的中軍,盡可能,不顧一切的衝垮敵人的大營。
顯然這些騎兵對江格爾的尊敬,要遠遠的勝於對巴哈杜爾的尊敬,對於這位當初以六百人戰勝兩萬五千人的統帥,曾經在明軍麵前丟失的信心再一次被揀了回來,他們相信在江格爾汗的指揮下,他們有能力戰勝敵人,重新回到自己的國家……
兩萬騎兵的衝鋒開始了,他們揮動著馬刀,嘴裏發出荷荷的叫聲,瘋狂的亡命向著明軍大營的方向迅捷衝鋒,那裏對於他們而言,是生的希望,是活的希望。沒有人想要戰勝,沒有人想無緣無故的死在這裏。活著,其實比一切都好……
幾乎就在他們衝鋒的瞬間,明軍的槍聲也響了。一個接著一個的騎士從馬上倒下,相較於強大的火器來說,騎兵似乎已經失去了他們曾經擁有的驕傲。更加可怕的是明軍的連珠銃,這簡直就是騎兵的惡夢。不斷響起的響聲,像收割稻子一樣在收割著敵人的生命……
江格爾的頭腦裏一片空白,他已經不在意死了多少了人,哪怕這兩萬人全部死光,也必須要衝出一條血路,畢竟,在他的身後還有那麼多人在看著自己。也許進攻布哈拉城真的是一個最大最大的錯誤,但他怎麼也想不到,明朝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出兵救援。
誰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了,總之在這兩萬騎兵衝鋒的道路上,到處都可以看見屍體,那些失去了主人的戰馬們,發出了“噅噅”的悲鳴,似乎還在尋找剛才還騎在他們背上的人。刺鼻的硝煙味充斥著整個戰場,天地間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灰蒙蒙的。
這樣的衝鋒終究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或許是明軍長途行軍實在累了,又或許是被兩萬騎兵的衝擊所震驚,他們開始向後撤退,從遠處能夠看到明軍的將領們在那大聲指揮著,士兵們的動作似乎有些慌亂,一個巨大的缺口,正在那悄悄地形成……
“現在,葉爾羌的勇士們,跟著我一起衝啊!”
發出這大聲叫喚的,是葉爾羌汗王阿不杜拉汗的胞弟“吐魯番阿奇木”蘇裏唐。葉爾羌軍的任務就是在騎兵打開缺口之後,迅速在第一時間出擊,穩固,並且繼續拉大這一缺口,從而使大軍得以順利突圍,做為葉爾羌的勇士,蘇裏唐主動請纓擔負了這一任務。
又是一萬餘葉爾羌步兵,在勇猛的蘇裏唐的指揮下,呼嘯著向無數騎兵用生命打開的缺口不要命的撲去。那兩萬騎兵在隻次的衝鋒中,幾乎折損了三分之一,這完全是一條用鮮血和人命打通的生命之路。他們絕對不會,就這麼辜負同伴們的付出。
在聯盟軍這樣的衝擊下,明軍開始出現了潰敗的趨向,而且他們向後撤退的速度越來越快,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將領們的指揮都失去了效果,很快,這個缺口被越拉越大,逐漸的變成了到處都是聯盟軍的歡呼,到處都是聯盟軍的旗幟,到處都是聯盟軍興高采烈的士兵。但是,一種不詳的預感不知道為什麼正在江格爾的心中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