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邊一座古老的民居,民居被綠色的草環繞著,看起來幽雅、別致。綠樹掩映的山村民居,紅的瓦,白的牆。遠遠望去金燦燦的玉米擠滿了房屋上的橫梁,一串串幹辣椒掛在房柱上,火紅的春聯、年畫,古色古香。屋後的黃羊三五一群在綠茵茵的草地上低頭吃草。牛兒追逐“哞、哞”,在呼喚主人的到來。藍天、白雲、小草、野花,寧靜的山村宛如一幅絕妙的水彩畫。
山村裏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溪水長年“嘩啦嘩啦”的響著,伴奏出一首優美的樂曲,樹上的鳥兒也不甘寂寞,在歡快地唱歌,似乎在與溪水聲相應和,構成了一首動人的交響曲。
黃昏時的小河是那樣的安逸,血色的夕陽把河水染得通紅,在晚風的撫摸下,河水蕩起了無數的漣漪,猶如條條紅綢似的輕輕地流動著,幾片落葉在水中悠悠地飄向遠方。霞光落在裏麵,太陽也掉進裏麵,“撲通,撲通!”幾條赤黑的魚躍向水中,太陽碎了!過了一會兒,太陽又圓了。
被柳樹環抱的農家小院更使人如醉如癡。夕陽餘暈透過層層枝葉撒在這紅磚青瓦的房舍上,給它抹上一層黃燦燦的顏色,煙囪冒出縷縷炊煙。幾隻燕子在空中掠過,地上雞鴨在門前散步覓食。這個村子叫青雲村,是一個古老的村子。村子東西兩邊,各有一條小溪,緩緩地流著,要是站在高山頂上望去,就像係在村腰上的兩條綠色的綢帶。
山村的黎明,在雞籠裏睜開了眼睛。隨著“喔、喔、喔”一聲雄雞報曉,擁抱了一夜,親吻了一夜的天和地,依依不舍地鬆開了手,在天地的唇邊,便展現出了一個光明的世界。
露珠,沿著蒲公英和草的夢境滾落,濺起一片片透明的陽光。在一種金黃般的喧嘩中,孵出一個新的黎明。那縷縷似浮雲般冉冉上升的農家房屋頂上的炊煙,那由牧童吹著笛趕著回來的耕牛發出的“哞哞”聲,還有那農人扛著鋤頭回歸時叱喝出來的充溢著山野粗獷的沒有韻律不成調的鄉歌,勾勒出一幅山村平靜生活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暮歸圖。
在小村的路口上一個有一個小孩站在村口,呆呆的看著遠方,好像在等待著什麼。他身穿一件灰黑色的衣服,一頭看起來有些淩亂的頭發,有著一雙有神的眼神,身子看起來有些柔弱,長著一張普通的臉,是屬於那種扔到大街也找不到的那種人。
怎麼還不來啊,娘不是說午時就到的嗎?這個小男孩低語到。他的名字叫葉雲,是青雲村的人。葉雲一家四口人,有一個小妹,今年剛十歲,他的妹妹隻有五歲。家裏的生活很清苦,一年也吃不上幾頓帶葷腥的飯菜,全家人一直在溫飽線上徘徊著。
他這次來村口是為了等人,他的二叔。一想起他的二叔,他就會很興奮,因為他每次來都會給自己買好吃的。所以一聽到娘說二叔要來他可是興奮了好久,向娘問了二叔來的具體時間後就來到了村口等他二叔。
不知道過了多久,就在他快要睡著了的時候,忽然從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他連忙揉了揉眼睛,看向了遠方。
隻見一個中年人騎了已批黑色的馬跑了過來,“二叔,在這裏”。他喊了一聲。不一會他二叔騎馬來到了他的旁邊,然後下了馬。
對他說:“等得我很辛苦吧,這次二叔可是給你帶來了好多好吃的,而且還有一個大機緣,我們先進村吧”。
“爹,娘,二叔來了”。快出來,李雲父母連忙從屋裏啊麵走了出來。他父親笑道:“老二,來的這麼快啊,快進來,雲兒,還不去給你二叔拿凳子去。”李雲高興的應了一聲,急忙跑回屋子,拿出一個板凳放在飯桌旁,用袖子認真的擦了擦,希冀的望著中年漢子。
中年漢子笑著對李雲說::“來,給你帶來了好吃的,然後拿給李雲一個布包”。“謝謝二叔,二叔真好‘。“嗬嗬,幾年不見,雲兒又長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