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4月11日,杜魯門總統實在無法忍受麥克阿瑟的目無法紀,下令撤銷了麥克阿瑟的一切職務。令麥克阿瑟尷尬的是,他是在新聞廣播中獲悉自己被撤職的。這一消息實在太突然了,沒有絲毫思想準備的麥克阿瑟聽到後,一下子呆滯了。他萬萬沒有想到,功勳卓著的他,會被總統撤銷一切職務。
英國著名文學家莎士比亞在其所著的《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中說:“紀律是達到一切雄圖的階梯。”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任何組織成員要想實現最終的目標,把工作真正落實好,都要運用紀律這個約束的階梯。
在紀律的剛性管理上,我們可以借鑒軍隊的紀律。軍隊紀律的嚴明是有目共睹的。軍隊在紀律的約束下形成了既定的行為模式,使落實力的形成有了保障。春秋時期就有“孫武斬寵姬以示軍威”。那時的孫武已經明白,要想使下屬富有戰鬥力,提升他們乃至整個組織的落實能力,關鍵的因素就是在各項工作的落實中有嚴明的紀律作為保障。在令常人看來難以接受的軍隊紀律之下,產生的是一個又一個的鋼鐵戰士。
沒有紀律的約束,自由就會泛濫成墮落,茨克萊爾公司在新員工培訓時總結這樣說道:“紀律就是高壓線,它高高地懸在那裏,隻要你稍微注意一下,你就是一個遵守紀律的人。”
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
【原文欣賞】
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整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原則,在任何領域都是被普遍接受的。比如說,在一個企業裏,職工個人或者職工群體的利益不能置於企業利益之上;在一個國家裏,國家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和家庭利益。法約爾認為,要做到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有以下的方法:一是領導者的堅定性和好的表率作用;二是使所簽協定盡可能公平;三是認真的監督。
【讀後感】
現代企業內部的利益矛盾很多,員工與公司的矛盾、員工與員工的矛盾、各部門和分支機構之間的矛盾等。而這些矛盾又總是不可避免地存在。實際上,不論是員工與公司的矛盾,還是部門之間的矛盾,歸根結底都由人決定。因此,要想避免出現內部矛盾,首先必須要求員工有廣闊的胸懷,顧全大局,時時處處以企業的整體利益為重,而不是片麵追求部門利益或個人利益。
1947年夏,劉伯承和鄧小平率領的晉冀魯豫野戰軍在隴海路一線連續作戰,十分疲勞,亟須休整和補充。但鄧小平卻突然收到了毛澤東以個人名義發來的“三A”緊急密電:“陝北情況甚為困難!”提醒劉鄧部隊兩個月內盡快挺進大別山,中途不能猶豫,以牽製敵人,減輕陝北壓力。當時的戰爭形式是國民黨集中重兵聚集陝北和山東,進行重點進攻,形勢十分嚴峻。黃河,從陝北到山東呈“乙”字形。蔣介石的戰略企圖是,集中主力於陝北、山東兩翼,實施進攻。如果劉鄧不牽製國民黨的兵力,陝北情形將十分危急。
兩人看完電報二話沒說,馬上複電:半個月內行動!實際上,不到10天就出發了。8月中旬,劉鄧大軍克服了後有追兵、前有黃泛區阻隔的嚴峻困難,到了汝河。這時,前麵敵軍火力攻擊猛烈,後麵敵追兵隻有30裏。劉伯承高呼:“狹路相逢勇者勝,殺開一條血路!”鄧小平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打過去!”為了全局,指戰員以血肉之軀果敢行動,千裏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序幕。
幾十年過去後,鄧小平回憶起這事來仍激動不已,反複告誡大家:“要提倡顧全大局。有些事從局部看可行,從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從局部看不可行,從大局看可行。歸根結底要顧全大局。”
劉鄧大軍不辭疲勞、犧牲自己的利益,千裏挺進大別山,體現了劉鄧顧全大局、以全軍利益為重的高尚風格。解放戰爭的勝利離不開以劉鄧為代表的軍事將領們的全局利益觀,沒有全局利益觀,各自為戰,就會一盤散沙。
在企業中,最大利益是企業利益。為了企業,我們一定要有大局觀;為了工作,我們有時候要犧牲一點自由;為了公司的利益,個別成員有時候要犧牲一點個人利益。
企業的利益永遠擺在第一位。一個將企業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員工,能給他人以信賴感,讓企業樂於接納他。這樣的員工在贏得團隊和老板信任的同時,更能為自己職業生涯帶來莫大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