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立誌遠大(1 / 3)

目標是成功的基石

許多人懷著羨慕、嫉妒的心情看待那些取得成功的人,總認為他們取得成功的原因是有外力相助,於是感歎自己的運氣不好。孰不知成功者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由於確立了明確的目標。

一個人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便會有奮鬥的方向。這樣一個常識性的問題看起來簡單,其實具體到某一個人頭上,並非就是那麼回事。

曾有人巧妙地把人生比喻為一條船。在人生的海洋中,大約有95%的船是無舵船。他們總是漫無目的地漂泊,麵對風浪海潮的起伏變化,他們束手無策,隻有聽其擺布,任其漂流。結果他們要麼觸岩,要麼撞礁,以沉沒而告終。

還有約5%左右的人,他們有方向、有目標,又研究了最佳航線同時學習了航海技巧。這些船從此岸到彼岸,從此港到彼港,有計劃地前進。那些無舵船一輩子航行的距離,他們隻要兩三年就達到了。他們像現實中的船長一樣,既熟知下一個停泊或通過的港口,也深知航船的目的地。即使航行的目的地暫不明確(譬如探險航行),也能清楚地知道目標的特性、目的地上應有什麼和現在航行在什麼水域。如果出現狂風巨浪,或者其他意想不到的天災人禍,他們不會慌張,因為他們知道,隻要把應做和能做的都做到,那麼抵達目的地就是確定無疑的事。

目標,也就是既定的目的地,你理念中的終點。

目標並不是方向。一心想發大財的人隻有方向,沒有目標,在他賺夠了金錢之後,就不知所措了。

對於組織,目標是告訴人們做什麼事,做到什麼程度。其結果是:用不著持續的教育和指導,就能完成此事。這頗像建築物的設計圖樣和說明,能清楚地告訴建築工人,做了多少事,還有多少事沒有完成。

經濟學家凱恩斯在劍橋的課堂上經常講述下麵這個故事:

瑞爾公司軸承廠的培新先生,為工廠生產的軸承被客戶退了回來而大為惱火。他把工人們召集在一起,狠狠地訓了一頓。為了迎合他,工人們工作時特別小心,而且連機器的運轉速度也降低了。可軸承還是被客戶退了回來。工人們太使他失望了。培新更為憤怒,他警告工人,除非他們加工出合格的軸承,否則,他們不能在這裏繼續工作。工人們沒辦法,隻好進一步降低加工速度,更加仔細地檢查軸承的公差數。可憐的培新,他對自己的目標並不清楚,也不清楚問題的症結所在。他的客戶需要經得起長久磨損的產品,而工人們卻以為是要求更精確的公差。

凱恩斯說:“請注意,木屑多並不一定是好木匠。在你行動之前,一定要想一想,你的終點在哪裏?”

聰明的人,有理想、有追求,有上進心的人,一定都有一個明確的奮鬥目標,他懂得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麼。因而他的所有的努力,從整體上來說都能圍繞一個比較長遠的目標進行,他知道自己怎樣做是正確的、有用的,否則就是做了無用功,或者浪費了時間和生命

愚蠢的人,沒有什麼理想、追求;沒有上進心的人,一生也沒有什麼目標。他同別人一樣活著,但他從來沒有想過活著有什麼意義。

這種人往往憑慣性盲目地活著,從來不追究人生的目的這些讓人頭疼的事情,為活而活,怎麼都可以,對什麼都無所謂。

顯然,成功者總是那些有目標的人,鮮花和榮譽從來不會降臨到那些沒有目標的人頭上。

而許多人之所以沒有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製定過任何目標。

比如,一個人要走過一段旅程,就要首先確定目的地,隻有確定了目的地,他才能朝著一定的方向前進,否則就隻會漫無目的的遊蕩。

這也同射箭一樣,首先要確定靶子,如果沒有目標地亂放,就成了無意義的行為。隻有確立了目標的行為才有價值。

一個人有了生活和奮鬥的目標,也就產生了前進的動力;因而目標不僅是奮鬥的方向,更是一種對自己的鞭策。有了目標,就有了熱情,有了積極性,有了使命感和成就感。同時,也有了動力,朝著成功奮進的動力。

有目標的人,會感到自己心裏很踏實,生活過得很充實,注意力也會神奇般地集中起來,不再被許多繁雜的事所幹擾,幹什麼事都顯得成竹在胸。

下麵來看看法拉第朝著他的奮鬥目標而能成功的例子。

法拉第22歲那年到英國皇家研究院當了一名助手,幹一些洗燒杯、試管、準備實驗用品的瑣碎事情。一天晚上,法拉第看到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的一篇文章,裏麵寫到,他在做實驗的時候偶然發現,一段導線,用電池通上電流後,能使附近的磁針擺動。法拉第懷著極大的興趣,找到電池、導線、磁針,自己也做了這個實驗。簡直像“魔術”一樣,導線一通上電流,導線附近的磁針就像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撥動,靈活地偏向一邊。更有趣的是,通電導線放在磁針上麵,磁針偏向一邊,放在下麵,磁針又偏向另一邊了。法拉第被這個奇特的現象迷住了。他浮想翩翩:“電能夠使磁針轉動,磁可不可以產生電呢?”

有些事翻過來想一想會讓人進入另一種境界,法拉第當即就在筆記本上寫下了“磁轉化為電”幾個字。就像在迷霧中的航船,突然看到燈塔的閃光一樣,法拉第一旦產生這個想法,就把它定為自己的奮鬥目標。

有一天,法拉第把鉛絲纏在一個圓筒上,把銅絲的兩端接在電流計上,然後又把一根磁石插入筒內,萬萬沒有想到,剛一插入,電流計的指針竟動了一下,他忙把磁石抽出來,意外的是電流計又動了一下。他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總以為電流計出了什麼毛病。於是,他把磁石在銅絲筒裏插入、拔出,一連做了好幾次,電流計確確實實隨著磁石在銅絲筒內的不斷移動而來回擺動。他興奮得像個孩子,歡呼、跳躍起來。“成功了!電流產生了!”

不懈地努力,終於使美好的願望變成了現實。法拉第做出了自己的結論:“磁能變成電,這是確定無疑的!有了磁石,有了銅線圈,再加上運動,電流就能產生出來。運動停止,電流也就隨即消失了。”後來,法拉第根據自己實驗的結果,創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發電機。

無疑地,法拉第能在科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在於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發電機,而這台發電機的問世,是他確立目標的產物。

一個人若是沒有明確的目標,以及實現這項明確目標的明確計劃,不管他如何努力做事,都像是一艘失去方向的航船。

一個人過去或現在的情況並不重要,將來想要獲得什麼成就才最重要,除非你對未來有理想,否則做不出什麼大事來。目標是對於所期望成就的事業的真正決心,目標比幻想好得多,因為它可以實現。

相反,那些沒有什麼目標的人,總是感到心裏空虛,思維亂成一團麻,分不清主次輕重,遇事猶豫不決,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

凱恩斯說:“隻有確立了前進的目標。一個人才會最大可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隻有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才能夠檢驗出自己的創造性,調動沉睡在心中的那些優異、獨特的品質,才能鍛煉自己、造就自己。”

成功不停步

人生的目標是行動的指針,目標一旦明確就要開始行動,而且要鍥而不舍;不僅如此,成功還要不停步,要不斷製定新目標,爭取收獲更大的成功。

德田先生是在日本大阪大學附屬醫院就診時確定了要上大阪大學醫學係學習的。這一目標定下來之後,他就立刻付諸實踐。當天下午,他就到北野高中聯係轉學事宜,卻沒有成功。他沒有放棄,第二天他又到今宮高中聯係,結果聯係成了。他馬上回家向父親表明轉學的事,征得同意,他很高興,實現了他的第一個目標。

德田是個認準了目標就一往直前的人,大阪大學醫學係畢業以後,他當上了醫生。

在醫院工作期間,德田對醫療界的弊端感觸尤為深刻。他認為要想改革日本醫療事業的現狀,就必須建立不受宗派勢力支配的新型醫院,並以此體現醫療的真正作用。

於是,德田先生決定自己辦醫院。目標一定下來,他就立刻行動起來。他既沒有資金,也沒有抵押品和保證人,一切都要從零開始。但是,德田先生沒有被困難嚇住,空手開始了奮鬥。

1971年1月,德田先生開始有了正式創辦醫院的設想,從那時起,他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對建築用地的調查。

德田不僅從數字上掌握了大阪的單位人口與診療所及病床的比例、急救車的市郊出動率、住宅患者的循環周期等實際狀況,而且還認真地聽取了居民的呼聲。通過詳細的調查,他發現大阪府管轄的鬆原市與大東市是醫療網點最稀少的兩個地區。

最後他把交通較為方便的鬆原市定為第一院址,開始征尋地皮。為此,他利用值夜班後的休息日和下班後的時間到處奔走。

到了5月份,他在靠近鐵南大阪線的河內天美車站的對麵找到了一處非常適宜的地皮。

這不是準備出售的土地,而是一塊卷心菜地。它位於鐵路沿線,而且離火車站很近,人們在火車站就可以看見這個地方。作為醫院的地址,條件很好,土地的主人也很通情達理,願意把土地賣給他做醫院。

可是,德田就連買地的定金都沒有,現在最緊要的問題就是籌措資金。

在德田的建院計劃裏,地皮、建築、設備、醫療器械等在內,預算總額為1.6億日元。可是德田既沒有私人資金,也沒有可抵押的東西,連個有錢的保證人也沒有。

他到銀行貸款,沒有人貸給他。這時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銀行隻把錢借給有錢人,它不給沒錢人提供貸款。怎麼辦?如果貸不到款,雖然好不容易得到卷心菜田主人的照顧,一切還將化為泡影。

“我要辦醫院,我要辦醫院”,德田一邊想,一邊從這家銀行跑到那家銀行,四處奔波。可哪家銀行都不願為他貸款。德田深感徒勞,但他想到或許有一家銀行會貸款給他。於是他就抱著一線希望詳詳細細地擬定了一份建院所需1.6億日元資金的收支計劃,一直忙到深夜。

也許是德田誠心感動了天地了吧。8月的一天,當他無意中翻開報紙時。突然有一則消息跳入了他的眼簾,內容是關於“尼克鬆衝擊”問題。仿佛隻是這則消息使用特大鉛字排印似的,它緊緊地吸引著他的視線。

報紙上說,這個“尼克鬆衝擊”將使金融也發生急劇變化,用戶對資金的需求,可望有所緩和。由於設備過剩,大企業不大可能繼續向銀行借款,銀行方麵認為將餘資通融給中小企業不大保險,這樣一來,貸款的對象就會大大減少。

“這是個極好機會!”於是德田又開始每天去銀行,連新設的支行都找遍了。因為新設的銀行客戶較少,說不定對德田的話感興趣。

德田終於在新設的支行中,找到了一家似乎有點指望的銀行。他立即把建院的收支計劃遞了過去。在計劃裏不僅注明了單位人口所需床位數,包括現有床位數、不足床位數、外地患者住院人數,還注明了請求保險菜單的單價、設備、償還等籌款項,連當地居民生活的生活狀況也寫得詳細具體。

“就是銀行調查也沒有這麼詳細的。”對於德田那份詳盡的資料,銀行方麵也感到驚訝。

因為對方所需要的各種數據,在德田那份隨手提出的計劃裏,可以說是應有盡有,綽綽有餘。也許是這份計劃的因素吧,關於貸款的交涉進展得頗為順利。也就是說,那時,德田抱著一線希望,毫不灰心地製定的計劃起了作用。到了這年年底,德田終於得到了購買地皮用的1800萬日元的貸款。

毫無疑問,假如當初德田憑著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識斷定:“我沒有私人資金,銀行決不會貸款給像我這樣的人。”“至少等我把私人資金儲到三分之一以後再同銀行進行交涉,隻能把設想先搞到這兒為止了。”如果這樣考慮的話,恐怕直到10年後的今天,醫院也一定還隻是設想。正因為德田把自己的目標立即付諸行動,所以僅用了一年時間就達到了目標。打定主意之後,德田就立即行動,邊實踐邊吸收有關知識。這些知識是他親身體驗過的,所以它才在創建醫院的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自古以來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因為失敗往往是身體力行過程中的失敗。行動起來以後,如果感到不妥,人們就會想別的方法繼續幹下去——這與取得成功有關。

毫無疑問,德田先生是一個有極強行動能力的人,正是這種能力促使了他在事業上的成功。立即行動的能力和善於安排行動計劃的能力對個人成功都是非常重要的。缺少這種能力,縱使你的目標再好,最終也難以達成。

成功永不停步,在你繼續製度新目標時應盡量遠大。

一個人的目標愈遠大,人的進步就會越大。也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一個體會:當你確定隻走1公裏的時候,如果走完了0.8公裏,你很有可能會讓自己鬆懈下來,因為反正就快要到目標了,而且有一些累了,所以慢些快些也無所謂。

但如果你所確定的目標是10公裏,你就會加倍地重視。做好思想準備和其他的完善工作,然後再開始起程。在行進中,你會注意自己的速度、節奏與步伐,不斷地啟動自己的潛在力量。

這樣走了7~8公裏之後,你也不會因為累或其他原因鬆懈下來,後麵的衝刺還十分重要,一不小心就會前功盡棄,因此,設定一個遠大的目標,不僅能夠幫助你掌握自己,還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你的潛能。

遠大的目標使人顯得偉大。所謂遠大的目標,無非是要考慮更多的人更多的事,在更大的範圍裏解決更多的問題,將自己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另一方麵,遠大目標是你畢生的誌向,需要一生的努力,所以,它不可能十分的詳細精確。尤其是對於成功經驗不足、閱曆不深的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隨著經驗的充足,閱曆的加深,階段性目標的實現,才能對遠大目標有一個完備而清晰的認識。

人生的遠大目標,可以不要求詳細、精確,隻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和大致程度要求就可以了。

目標清晰而明確

一個目標並不隻是一個設想,而是一個得以實施的設想。一個目標不隻是模糊地“希望我能”,而是明確的“這是我的奮鬥方向”。

目標對於成功者,猶如空氣對生命,不可缺少。沒有目標就沒有成功,沒有空氣就不能生存。設定明確的目標,是所有成就的出發點,那些98%的人之所以失敗,就在於他們從來都沒有設定明確的目標,並且也從來沒有踏出他們的第一步。

當你研究那些已獲得令人矚目成就的成功人物時,你會發現,他們每一個人都各有一套明確的目標,都已訂出達到目標的計劃,並且花費最大的心思和付出最大的努力來實現他們的目標。

安德魯·卡耐基曾編寫並出版偉大人物達到永續成功所依循的各項原則。

卡耐基原來是一家鋼鐵廠的工人,但他憑著製造及銷售比其他同行更高品質的鋼鐵的明確目標,而成為全國最富有的人之一,並且有能力在全美國小城鎮中捐蓋圖書館。

他的明確目標已不是一個願望而已,它已形成了一股強烈的欲望,隻有發掘出你內心的強烈欲望才能使你獲得成功。

認識願望和強烈欲望之間的差異是極為重要的。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更好的東西——如金錢、名譽、尊重——但是大多數的人僅把這些希望當作一種願望而已,如果你知道你希望得到的是什麼,如果你對達到自己的目標的堅定性已到了執著的程度,而且能以不斷的努力和穩健的計劃來支持這份執著的話,那你就已經是在發展你的明確目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