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朝廷最缺的就是銅礦,金銀礦對南宋的吸引力並不大,但是銅礦就不一樣。
由於南宋的銅錢鑄造的非常精美,導致南宋周邊的所有國家都使用南宋的銅錢,這就導致不管朝廷鑄造多少銅錢,都不夠市場流通,導致很多地方都還在進行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
所以說南宋朝廷最缺的就是銅了,而呂宋離南宋又是如此之近,這另很多人都心動了,他們沒想到就在家門口的地方就有如此多銅,而他們還抱著家裏的零星銅礦犯愁。
隻不過這也隻是一本遊記上說的,具體是不是真的還需要證實,最起碼也得見見那位遊記的主人公才能知道。
就在整個臨安城被一本遊記搞的轟動不已的時候,石磊和舅舅家合作的肥皂廠也開工了,每天幾萬塊肥皂的出廠量,導致肥皂的價格直接從一兩貫坐飛機一樣貶值到了一百文銅錢出廠價,售價也才兩百文,這讓一般富足的家庭也能夠用的起了。
但這也導致臨安的油價翻了好幾倍,使得很多的百姓家都吃不起油了。
隨著肥皂廠投產,肥皂的銷售成員也是越來越多,很多蘇家屯的人都不種地了,直接跑來賣肥皂,這比種地賺的更多。
短短一個月時間,肥皂就銷售到了臨安城周邊十幾個縣市。
蘇家屯的男人們到處做肥皂生意,而老人和女人們則是進到了肥皂廠工作,石磊給他們的工錢不錯,很多人也都願意來。
短短一個月時間,肥皂就風靡了整個臨安和周邊的縣市。
這一切石磊都看在眼裏,為了巨大的利潤,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竟然可以短短時間成為一個銷售高手。這讓石磊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肥皂廠短短時間,就給石磊帶來了超過九千貫的利潤,加上《小石頭環海遊記》給他帶來的七千多貫,他竟然在短短幾個多月時間就成為了腰纏萬貫的富豪了。
這幾個月時間,石磊在臨安城也結識了很多朋友,與一些達官權貴也有了一些交集,初步達成了他預期的一些條件。
在臨安城靠近禦街的地方,石磊花了兩千五百兩銀子買了一棟帶閣樓庭院的府邸,買府邸主要是裝門麵,用來招待拜訪的各路客人的。
這天,石磊正在自己家裏接待著一些慕名而來的讀書人,與他們探討世界人文曆史等等。
中午時分,一輛馬車停在了石磊家大門前,從車上下來了一個看起來六七十歲左右的老者,按照古代來算,這個年紀應該也才四五十歲。
古代70以上就和現代百歲老人差不多,所以古代四五十歲就進入老年期了。
這位老者下車後,立馬就有兩個年輕丫鬟打扮的女子攙扶。
“老人家,你找誰?”蘇菊這些天一直給石磊當門房,石磊的應酬太多,所以門口必須要有一個接待的人,所以他就把表妹蘇菊找了過來,一天給她兩貫錢的零花,樂的小丫頭整天眉開眼笑的。
蘇家雖然也賺了幾千貫,但是以前窮習慣了,石磊舅舅可不會舍得給小丫頭那麼多錢花,來石磊這裏隻是幫忙接待一下人一個月就能拿六十貫,想買什麼買什麼,沒有什麼比這裏更好的了。
“我找石磊,請通報一下。”老人朝蘇菊和藹一笑說到。
“老人家您裏麵請。”蘇菊把老人和一行隨從帶到了石磊安排的接待廳,又泡了一壺茶後才告辭去後院通知石磊。
聽到蘇菊的通報,石磊也是很好奇什麼人找他,從蘇菊的描述中,對方是一個老人,很有派頭,應該不是簡單人物。
石磊進到接待廳,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一張太師椅上氣定神閑的老人,隻見他兩並斑白,但是卻非常有精神,衣著也不是普通百姓能夠穿的起的絲綢。
“你好,迎接來遲,還望老人家勿怪。”石磊走進接待廳朝老人拱手施禮。
老人見到石磊進來,也是連忙站了起來。
“小石頭,可還記得我。”老人語氣有些激動的朝石磊說道。
“啊?”石磊詫異,難道我認識他?石磊看著老人的樣子,還真覺得有些眼熟。
難道是石家的人?石磊朝著方麵思考,就在這時候,記憶深處一個人影出現了。“你……你是石焦爺爺。”
“你果然是小石頭。”老人笑了。“你和你父親長得真像。”
石焦,是石府的管家,祖父三代都是石府的下人,到了他這一代深受家主信任,慢慢當了大管家,在石府他也非常受人尊敬,很多石家孫輩都親切的叫他石焦爺爺。石磊記憶中,從小就喜歡待在這位石爺爺的身邊讓他講故事,直到後來他母親帶他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