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貴從來沒有接觸過什麼旅遊業。
對旅遊業怎麼發展,怎麼賺錢,那是一竅不通。
李逸雖然也不是什麼幹旅遊的人。
但是沒吃過豬肉。
還沒見過豬跑嗎。
李逸立馬開始規劃了起來。
打出來溫泉村這個響亮的口號。
並幫著王長貴向上申請了國家的扶持金。
開始建設了起來。
當然,溫泉是國家的財產。
但是個體經濟已經放開。
李逸當即立馬組織著村民開始進行特產加工。
住宿農家樂的建設。
為這溫泉旅遊勝地。
提供軟服務。
這些象牙山村的村民,在李逸的帶領之下,將多餘的房間。
轉化成小的農家樂旅館。
交錢就能包吃包住。
村民們一個個都成了小個體戶。
等到溫泉村建設起來。
國家慢慢的通過各種通訊手段將其宣傳出去。
很快便招來了第一批的旅行者。
象牙山村也開始真正的發展。
實現共同富裕。
通往天然溫泉的路原本是比較崎嶇的。
但後來在國家的修繕之下。
這一段本來要靠人走出來的路。
已經幻化成了水泥路。
路上有很多蹬車的腳夫。
也都是村民。
這也是村民們的來源之一。
村民們看到李逸來了。
紛紛的湧上前來,要免費的搭在李逸一程。
村民盛情難卻。
鄭娟現在也是孕婦,走不了太多的路。
於是李逸也不客氣了。
帶著鄭娟上了車。
上車之後。
蹬車的人就跟李逸聊了起來。
“李逸啊,我跟你說,我現在能活下來,還是多虧了你啊。”
李逸聽到之後。
愣了一下。
問道:“叔,為什麼這麼說啊。”
“就是你在象牙山做知青的時候,我媳婦兒查出來了肺病。”
“非常的嚴重,當時窮啊,下山一趟也是麻煩,我媳婦兒臥病在床,下不了山。”
“病情就越來越嚴重。”
“本來以為過不了幾年,我媳婦兒就要沒了的。”
“我也就跟著我媳婦兒去了。”
“但是那一年你開始在村子裏修路,我記得那條路你用了一個月多一點就修好了。”
“上下山方便了,我立馬就找了量車子,帶著她下山看病去了。”
“看病要錢多啊,家裏也越來越窮了。就在我們馬上就要吃不起飯的時候,你帶著人發現了溫泉,搞建設……”
“這溫泉村一點點的建設起來,來的人也多了。”
“我啊,就在這裏蹬車,我娘,就在家裏辦農家樂,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
“也是有錢給我媳婦兒治病了。”
“之前在我最絕望的時候,是你一點點的救了我,你就是我的恩人啊!我們全家的恩人!”
腳夫激動的說道。
一旁的鄭娟看了看李逸。
她被這個故事感動到了。
眼眶漸漸變得濕潤起來。
李逸也沒想到,自己在冥冥之中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
李逸摸了摸鄭娟的頭。
將她攬在懷裏。
扭頭笑著跟腳夫說道:“叔,主要啊,還是你的命好,每次在絕望的時候,都有一條路能讓你走。”
“救你的,不僅僅是我,其實還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