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經百戰——黃新廷(2 / 3)

賀師長總攬全局,一麵指揮其他部隊阻擊增援之敵,一麵指揮715團同716團一起,層層包圍了吉田大隊。吉田發覺被圍後想奪路逃跑,但兩次都沒有得逞,終被緊緊地圍困在一片墳地之中。戰鬥的第三天黃昏,賀師長下令發起最後總攻,一舉殲滅吉田大隊700餘人。可惜,由於突然狂風驟起,飛沙蔽空,加上夜暗不易觀察,狡猾的吉田帶著80多名喪家犬乘隙逃走。

齊會戰鬥後,黃新廷率716團同兄弟部隊一道,在賀師長的指揮下轉戰於滄石路兩側,粉碎了國民黨河北民軍總司令張蔭梧的進攻。不久,黃新廷奉命率部跨過平漢鐵路,轉赴晉察冀邊區進行整訓。到晉察冀邊區後,剛剛經過長途行軍的716團,立即投入了連續進行6天5夜的陳莊戰鬥,以伏擊手段將進犯的1000多日軍全殲於陳莊。戰鬥中,716團擔負著主要突擊任務,先後向頑抗的日軍衝擊13次,肉搏格鬥8次。716團驍勇頑強,前仆後繼,對陳莊戰鬥的全勝起了重要作用。

這時,抗日戰爭已進入相持階段。為了迎接未來的大反攻和勝利的新局麵,中共中央決定,積蓄力量,保存幹部,從前方和其他各條戰線抽調一部分負責幹部到延安中央黨校學習。1941年,黃新廷來到革命聖地延安,在中央黨校一部學習。他這個打魚郎出身的工農幹部,在這裏渡過了令人難忘的將近上千個日日夜夜。這裏,聽不到槍炮的轟鳴,看不見刀光血影,但這座革命熔爐對於黃新廷來說,對他的提高和在政治上的成熟是非常重要的。他較係統地學習了馬列主義理論,總結了自己的鬥爭經驗,加深了對各種問題的認識。當1944年他從中央黨校畢業重返戰鬥崗位時,已被造就成為具有一定馬列主義修養的軍政兼備的高級指揮員了,他被任命為358旅副旅長。

1945年4月,黃新廷作為120師的黨代表,光榮地出席了具有偉大曆史意義的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製定的奪取抗日戰爭最後勝利、建設新中國的總路線、總綱領,使黃新廷精神振奮,心頭明亮。他敏銳地看到了中國革命的航船已經衝過無數驚濤駭浪,勝利的彼岸已咫尺在望。

8月,在抗日戰爭勝利前夕,32歲的黃新廷升任358旅旅長。由賀龍親手創建的紅二軍團改編的這支老紅軍部隊,現在傳到了黃新廷的手裏。他率領全旅為這支英雄部隊增添了新的光彩!

中國人民八年艱苦抗戰結束了。但是,蔣介石到處搶奪抗戰的勝利果實,挑起內戰。在這最後埋葬蔣家王朝天翻地覆的鬥爭中,黃新廷作為人民軍隊的一名高級指揮員,從指揮一個旅(師)到指揮一個軍,和兄弟部隊攜手並肩,轉戰於塞外、晉北、陝北、八百裏秦川、陝甘高原和河西走廊。在1000多個日日夜夜,黃新廷指揮和經曆的戰鬥不下百次。

1945年10月,侵華日軍投降不久,駐綏遠的國民黨軍根據蔣介石的密令,侵占了綏東解放區。中央軍委命令賀龍指揮的晉綏解放軍北上綏遠,會同聶榮臻指揮的晉察冀解放軍共同發起綏遠戰役,收複並解放了綏東廣大地區。這時,黃新廷和政委餘秋裏率領358旅反擊國民黨軍的進攻正轉戰於晉北,未得休整就跟隨賀龍揮戈北上。

當晉綏解放軍攻占綏遠的新堂等地後,敵人害怕被各個擊破,立即將部隊收攏,企圖保存實力。賀龍敏銳地覺察到敵人的詭計,當機立斷馬上改變原作戰計劃,決定立即直插敵側後的卓資山重鎮,將退縮之敵攔腰斬斷而後圍殲。黃新廷、餘秋裏受命率358旅星夜疾行奔赴卓資山。

部隊趕到卓資山附近後,為不失時機殲滅卓資山之敵,賀龍立即部署以三個旅在卓資山外圍阻敵增援和斷敵退路,以358旅主攻卓資山。賀龍在黃新廷陪同下親自到前沿觀察了卓資山的地形,然後對黃新廷說:“你們358旅要集中力量攻擊龍山灣北側和西山頂高地。這是卓資山的製高點,又是敵人的側後,拿下它可以發展勝利,對摧毀敵人的防禦將起很大作用。”當時,部隊初到,喘息未定,敵情、地形不熟,但形勢緊迫,稍一遲緩就會延誤戰機放跑敵人。

黃新廷毫不遲疑地執行賀龍的部署。他一麵組織偵察人員迅速偵察敵情(查後才知卓資山守敵是蔣介石的嫡係,綏遠國民黨軍之精銳新編26師),一麵進行作戰的具體部署。他把硬骨頭6連所在的8團拿來執行主攻龍山灣北側和西山頂高地這一最關鍵的作戰任務。晚6時攻擊開始,358旅所屬各團,發揮了夜戰、近戰和刺刀見紅的傳統,像幾把尖刀直插敵縱深,把敵人一塊塊分割開來進行圍殲。敵人被打得暈頭轉向。戰至拂曉,其精銳新編26師已被殲大半,殘敵數百人依托集團工事進行頑抗。晚8時,最後的攻擊開始了,各團英勇衝殺,經兩小時戰鬥,到10時許殘敵被全殲。這是晉綏解放軍在長期的遊擊戰之後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的運動攻堅戰,並且打得十分幹淨利落。358旅以同敵人大體相等的兵力,創造了全殲國民黨軍一個精銳師的光輝戰績。

卓資山戰鬥後,黃新廷指揮358旅又連續進行了綏包戰役、大同戰役和集寧戰役。

1946年7月,蔣介石發動了全麵內戰。11月初,胡宗南集中兵力準備進攻陝甘寧邊區。這時,358旅、獨1旅與晉北部隊的領導機關合編組成第1縱隊,奉命西渡黃河來到延安,執行保衛陝甘寧邊區、保衛中共中央的光榮任務。

帶著中共中央和陝甘寧邊區人民的殷切希望,黃新廷、餘秋裏率358旅同其他兄弟部隊一起,在西北野戰軍彭德懷司令員指揮下,參加了中共中央主動撤出延安後的一個又一個戰鬥,並且連戰皆捷,給占領空城延安、10倍於我的驕狂之敵一次又一次痛擊。

在青化砭,西北野戰軍於高山兩側巧妙隱蔽地設伏兩天,待敵進入伏擊圈後突然猛烈伏擊,僅一個多小時就一人不漏地全殲敵一個旅。358旅在伏擊中打得勇猛、幹脆,戰功卓著。

在羊馬河殲滅戰中,第1縱隊擔負著艱巨的吸引並抗擊數倍的敵軍主力、以保證西北野戰軍主力全殲敵一個旅的重任。黃新廷、餘秋裏指揮358旅獨當一麵,執行野戰軍首長“每天隻讓敵人前進5至10公裏”的命令,在寬12公裏、縱深18公裏的防禦地帶內,精心部署兵力,吸引、抗擊了敵人五個旅連續兩天的猛烈進攻。敵人以為找到了解放軍主力,擺開決戰架勢,連續發動進攻。當敵人醒悟過來時,他們的另一個旅已在羊馬河地區被全殲。

在蟠龍鎮攻堅戰中,358旅打得非常英勇,是這次戰役全殲蔣介石的嫡係和精銳167旅的一柄利劍。

西北野戰軍撤出延安後,三戰三捷,使胡宗南損兵折將,疲憊不堪,士氣極為低落,戰鬥力急劇下降。8月,著名的沙家店一戰,西北野戰軍又消滅了胡宗南三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36師,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內線反攻的序幕,西北解放戰場的形勢從此開始了戰略性變化,胡宗南被迫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在成為戰略轉折點的沙家店戰鬥中,黃新廷、餘秋裏率全旅指戰員忍著饑餓和疲困,冒著傾盆大雨,踏著遍地泥濘,以英勇無畏的精神連續戰鬥。他們巧妙地進行迂回包圍,大膽地進行穿插分割,摧毀了敵人的主要防禦陣地,在全殲敵整編第36師的戰史上,寫下了出色的篇章。

1948年的初春來到了陝北,剛剛經過新式整軍運動的358旅,就像這初春的季節一樣,充滿了勃勃生機,蘊藏著無限活力。這時,西北戰場上的人民解放軍已開始了戰略反攻。2月底,被稱為西北空前大捷的宜川、瓦子街戰役勝利打響了。這是圍城打援的一個傑出範例。

在彭德懷指揮下,人民解放軍把國民黨軍整編第24旅緊緊圍困於孤城宜川,擺開陣勢猛攻。守敵向胡宗南求救,胡宗南急忙派其精銳第29軍二個師四個旅,共2.4萬餘人,在軍長劉戡率領下增援宜川。而這時,彭德懷指揮第1、2、4縱隊已在敵援兵必經的山間要道瓦子街布好了“口袋陣”,隻待敵人鑽進來。358旅同獨1旅攜手承擔著斷敵退路和紮“口袋”口的重任。

伏擊戰開始後,由於路遠雪阻,兄弟部隊未能到達預定地域,黃新廷主動指揮358旅強攻敵主力90師師部占據的瓦子街南山,而擔任主攻的就是硬骨頭6連所在團。那天,大雪紛揚,氣候嚴寒,部隊冒著激烈的炮火,同敵人爭奪每一個山頭和每一塊陣地。戰鬥最激烈之處,敵我雙方對一個山頭的反複爭奪竟達二十多次。在這裏,對炮火和槍彈已無所畏懼,逞威的是戰士們的英雄虎膽和血染的刺刀。胡宗南的90師的確不好對付,一些亡命之徒在身後指軍官督戰的手槍下,敢於血戰肉搏。但是,強中更有強中手,狹路相逢勇者勝。358旅的刺刀更加寒光閃閃,咄咄逼人。

硬骨頭6連打得十分英勇頑強,全連隻剩下13位勇士,仍然堅守著陣地。戰鬥中湧現出隻身闖入敵群連續刺倒七個敵人的孤膽拚刺英雄劉四虎。由於358旅主動攻占了瓦子街南山,封閉了敵人可能突圍的唯一缺口,“口袋”紮得十分嚴緊,形成鐵桶般的合圍之勢。最後,1、2、3、4、6縱隊從四麵八方向被擠壓在溝裏的敵人發起總攻。敵人早已喪失了戰鬥力,一個個狼奔豕突各自逃生,但卻一個也沒逃出去,連同蔣介石的得意門生劉戡在內被消滅得幹幹淨淨,無一漏網。戰後,彭德懷向西北野戰軍發布命令表彰第1縱隊。

10月,在殲敵2.5萬餘名的荔北戰役中,第1縱隊再次受到彭德懷的通令嘉獎,特別表彰了黃新廷指揮下的硬骨頭6連所在的714團。在這次戰役中,黃新廷以他卓越的指揮才能,對製訂作戰方針提出的創造性的建議,對戰役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當時,胡宗南企圖阻止西北野戰軍南下,在蒲城、大荔一帶部署了兩個師的兵力,構成洛河以東、大荔城以北正麵20公裏、縱深30公裏的防禦地帶。西北野戰軍決心集中主要兵力殲滅這兩師敵人。在戰前準備階段,黃新廷得知第1縱隊將擔負正麵作戰方向上的主攻任務時,既為自己的部隊挑重擔感到高興,又對正麵強攻的部署提出異議。他建議從敵側翼插入敵縱深,實施分割包圍而後殲滅之。他作為旅一級指揮員,就是放棄自己的意見去堅決執行上級的部署,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多年的戰爭生涯使他深知,如照原部署打,部隊將有重大傷亡。他出於對戰爭、對部隊的高度責任感,無所顧忌地對上級製定的戰役作戰方針提出不同意見。縱隊首長立即派出精明的偵察人員,化裝潛入敵縱深地帶,進行實地偵察,事實證明黃新廷的建議是正確的。如貿然強攻,後果難以沒想。彭德懷司令員同意了他的建議。於是,一場精彩的殲滅戰開始了。部隊乘著夜暗輕裝疾進,悄然穿行敵人陣地內各據點之間,長時間的急行軍敵人並未發覺,當突擊部隊出現在敵心髒突然發起猛攻並實施分割包圍時,敵人驚恐萬狀倉皇敗退,其防禦體係土崩瓦解,兩個師被殲大半。

在整個戰役中第1縱隊打得十分漂亮,特別是偵察工作和黃新廷指揮下的714團,更是表現出色,彭德懷司令員特發嘉獎令寫道:“……在我軍進攻開始時,該縱隊358旅714團,於10月5日之夜,以勇猛、神速、機敏之行動,從敵48旅防禦陣地之西觀、寺前兩據點間,鑽入敵之縱深火網,消滅敵48旅旅部,俘敵旅長、參謀長等主要軍官;同時迂回到敵48旅旅部駐地南北酥酪之間,由東向西伸入48旅與12旅之間,控製要點,隔斷兩旅之聯係,完成我軍分割圍殲敵人之戰役任務,對我全殲敵17師、38師起了決定作用。特此通令嘉獎,作為我全軍學習之範例。”

1949年6月,36歲的黃新廷升任第3軍軍長。8月,在西北戰場最後一次重要戰役——蘭州戰役中,他指揮所部擔負戰役的關鍵性作戰任務,迂回敵右翼,沿黃河南岸東進,奪取了敵人的唯一退路黃河大鐵橋,保證了戰役的全勝。

蘭州解放後,黃新廷率勝利之師進軍河西走廊。10月底,在舉國歡慶新中國誕生時,他率領西北人民解放軍有史以來的第一支機械化部隊,在戰車的隆隆馬達聲中,浩浩蕩蕩開進了舊中國唯一的大油礦——玉門老君廟油礦。

當鮮豔的五星紅旗第一次從古都天安門城樓冉冉升起,飽受戰爭苦難的中國人民開始了新的和平生活。在甘肅省長逾千裏的河西走廊這塊狹長地帶內,國民黨反動派的殘渣餘孽繼續製造搶掠和屠殺,無辜群眾和人民解放軍的幹部、戰士仍在流血和犧牲,新生的人民政權受到了嚴重幹擾。由於西北野戰軍進軍迅猛,短短三四個月就從關中平原大步踏上了河西走廊,而新疆的國民黨軍將領陶峙嶽又率部起義,於是那些本想逃往新疆的國民黨反動分子就麇集於河西,他們與當地的反動地主、特務、慣匪沆瀣一氣結成匪幫,利用這個地區曆代反動統治階級煽起的民族仇恨,特別是回漢民族仇殺所造成的民族隔閡,並利用宗教迷信,欺騙、蒙蔽了一些少數民族群眾,威逼、裹脅他們,製造一起起叛亂事件。不清除匪患人民群眾就不能安居樂業,不安和恐懼就不能消除,土地改革、經濟恢複與各項建設事業都將無法正常開展。麵對河西走廊的這種形勢,黃新廷指揮第3軍,自1949年9月到1952年3月以主要精力執行黨的民族政策,殲滅頑匪。

剿匪是一場政策性很強的特殊戰鬥。由於暫時有一些被欺騙的群眾跟著匪徒們跑、有的地方甚至暫時出現了民匪不分的現象,因此剿匪在一定意義上說又是一個正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的問題。那些少數真正的匪徒,多是生性殘暴的狡詐之輩,遼闊的草原和無邊的戈壁與沙漠,把他們磨煉成了剽悍的騎手,仗著胯下戰馬,行動迅速,出沒無常。

針對匪徒的活動特點,黃新廷等與當地黨政領導幹部一起,首先組織了野戰軍、地方武裝和黨政機關三位一體的指揮部,對剿匪部隊實行統一指揮;對部隊進行民族政策的教育,提高指戰員執行民族政策的自覺性;克服部隊中部分同誌的輕匪和急於速決的思想傾向,樹立不畏艱險、不怕撲空、負責到底的精神。他們抽調了600多名幹部到河西各地,一方麵調查社情和匪情,摸清各類匪幫的政治背景和活動規律;一方麵發動群眾,宣傳黨的民族政策,開展反霸、反特和揭露反動會道門的鬥爭。與此同時,黃新廷還把剿匪、建政與肅清敵特結合起來,把爭取群眾與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結合起來,並且收容管教了3000多名國民黨軍隊的散兵遊勇,教育動員匪屬回家安居。這樣做的結果,既爭取了群眾,又孤立了那些死硬的頑匪,為徹底剿滅匪患掃清了外圍。

在剿滅匪徒的特殊戰鬥中,黃新廷指揮騎兵、駱駝兵、偵察部隊,運用擺陣伏擊、堵截追擊、包圍分割等各種戰法,靈活機動地殲滅了一股股匪幫。在水草豐美的梧桐林,他們設伏殲滅了由內蒙竄來的德王殘部;在牛橋子,他們在連續追擊18小時後,終將新疆叛匪堯樂巴斯一部全殲;在八堡,他們施以圍剿與政治爭取並舉,終將慣匪葉長壽逼降。從1949年10月至1950年11月,經過上百次大小戰鬥,他們殲匪近百股,8000餘人,河西地區的匪亂基本上得到平息。

那些死硬的反革命匪徒和被打散潛伏下來的頑匪,暗中聯絡聚攏,在大西北境內形成四股匪幫,近6000人,流竄甘、青、新三省交界的柴達木盆地。其中最大的一股是國民黨新疆阿山地區專員烏斯滿匪幫。新疆解放時,烏斯滿受美國駐烏魯木齊領事的指使,勾結、收容各種特務和反革命分子,裹脅被蒙蔽的哈薩克族部分群眾發動叛亂,曾擁有4萬餘眾。經進疆人民解放軍部隊政治宣傳與軍事進剿,多數受欺騙的哈薩克族群眾漸漸覺醒而離匪歸家,剩下來的大多是作惡分子和有血債的死硬分子,裹脅部分群眾共約2000餘人,8個部落。這些匪徒有沙漠作戰經驗和吃苦耐勞的習性,人人善騎,流竄迅速,在新疆無處存身就流竄到柴達木盆地的海子地區。

這時,黃新廷被野戰軍指揮部賦予甘、青、新三省會剿總指揮的重任,統一指揮四個軍下屬的四個騎兵團、一個駱駝兵團和一些步兵部隊。為便於實施指揮,他組織了一個精幹的指揮班子來到敦煌,部署對幾支股匪的進剿,並親自指揮對烏斯滿匪幫的瓦解和圍剿。

烏斯滿既反動透頂又陰險狡詐,他率殘匪逃出新疆到達柴達木盆地的海子地區後,企圖在這裏喘息休整待機再起。黃新廷根據上級在少數民族地區剿匪“慎重穩進”的方針和對被脅逼群眾實行爭取的政策,摸清了烏斯滿匪眾的心理狀態。決定采取待而不發的策略,邀烏斯滿派代表前來敦煌談判,允許他在敦煌設長駐代表一人。與此同時,黃新廷派人前往烏斯滿匪部,並送去一些群眾急需的食品等物資。這樣做,既將烏斯滿“穩”在了海子地區,又爭取教育了被脅迫的群眾。但是,烏斯滿並無談判誠意,而把談判當做緩兵之計。黃新廷一方麵力爭談判成功,但同時也對烏斯滿有所警惕。在談判過程中,黃新廷派人偵察了解匪眾的動向,摸清了地形和兩條由敦煌到海子的捷徑,以及匪幫可能逃跑的方向。當談判確無成功可能而烏斯滿的代表仍在假惺惺地裝模作樣時,黃新廷命令騎兵部隊秘密向海子地區進攻。7天後的拂曉,當匪徒和被裹脅的群眾還在酣睡中,就被俘虜50餘頂帳房,繳槍50餘支。繼由匪俘帶路直搗烏斯滿的巢穴。這時天已大亮,烏斯滿發覺我騎兵後倉皇西逃。我騎兵部隊奮勇疾追70餘裏,匪首烏斯滿和他的參謀長哈巴斯被生擒,其號稱“戰鬥英雄”的副司令加拿白則被擊斃。黃新廷的頭部負了輕傷。

經過近二個月的剿匪戰鬥,西北全境匪亂基本肅清。這時,正值西北軍區、第一野戰軍召開黨代表大會,大會特向黃新廷和他指揮的剿匪部隊發來賀電。在匪首烏斯滿押到烏魯木齊處決時,《新疆日報》發表文章向剿匪的人民子弟兵致敬,為人民的勝利歡呼。

黃新廷頭部的傷痛和征途的疲勞還未消除,柴達木盆地上戰火的餘燼尚未熄滅,他又急切地乘車馳騁在那塊荒漠的大地上。隨行的人員看到他那興致勃勃的神態,不解地問:“軍長,咱們打仗到過那麼多好地方你都不去玩,這荒涼的草灘上有什麼看頭噢?”黃新廷昂首仰望四野,像檢閱自己的部隊那樣全神貫注,然後意味深長地說:“同誌,你可不要小看這大塊荒地,它可是個寶貝,將來要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大貢獻哩!”是的,這遼闊富饒的柴達木埋藏著多麼豐富的礦產啊!現在,戰爭已經結束,匪亂已經平息,沉睡多年的柴達木已伸出雙手在渴望開拓者的到來!黃新廷向往著新中國的美好未來。他興趣盎然地揀了不少各色各樣的礦石,帶著將為開發這塊寶地貢獻一份力量的激動心情返回了部隊。

作為一名征戰半生的高級指揮員,在幾年剿匪的同時,他也十分關注鴨綠江彼岸的戰爭,潛心研究過朝鮮戰爭的許多電文和經驗。終於,黃新廷的部隊接到了開赴朝鮮戰場參戰的命令。他從茫茫戈壁灘清剿國民黨殘匪的槍聲、馬蹄聲、駝鈴聲交織的半原始的戰鬥生活,一下子躍到朝鮮半島飛機大炮加火箭的現代化戰場。這個跨度太大了。

為了奔赴神聖的抗美援朝的國際主義戰場,根據中央軍委命令,第1、第3兩個軍合並為第1軍(黃新廷大半生的戎馬生涯都是在這兩支部隊度過的),黃新廷任軍長、梁仁芥任政委。這次整編不僅是建製、人員的變動,更重要的是把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槍的部隊改編為現代化裝備的作戰部隊。整編尚未結束,黃新廷奉命到北京中央軍委受領任務。在中南海,彭德懷元帥和黃克誠總參謀長親自向他作了交代。彭德懷還親切地問他有什麼困難。他像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戰場接受彭總交代的每項作戰任務時一樣,還是那兩句簡單而堅定的回答:“請彭總放心,沒有什麼困難,我們一定努力完成中央軍委交給的作戰任務。”真的沒有困難嗎?不,困難多得很,就在他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在他那從未停歇過的大腦裏,就存放著許多困難和問題嗬!去向敬愛的彭總一條條擺出來嗎?不!他曆來認為,一個指揮員在受領作戰任務時向上級提一大堆困難,是怯弱的表現,是將要打敗仗的懦將。更何況,全國人民已經給予誌願軍以巨大的支援,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已從編製、裝備、供給等方麵為參戰部隊解決了根本性的問題。如今,自己領導的是一個裝備優良的部隊,盡管還有很多困難,但他堅信共產黨人是能夠戰勝各種困難的。隻要自己堅定而有信心,同那些並肩戰鬥的戰友和廣大的指戰員們共同奮鬥,什麼樣的人間奇跡都是可以創造出來的。1952年12月,吉林省通化市一帶,在零下30多度的嚴寒裏,迎接了這支來自大西北的光榮部隊。在短短21天裏,部隊完成了平時需要幾個月才能完成的戰前準備工作。1953年1月,黃新廷、梁仁芥率第1軍踏上了正被戰火燃燒著的朝鮮國土。

這時,朝鮮戰爭已進入第三年,戰場形勢同初期相比已發生了極大變化,經過先後五次戰役的勝利,中國人民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把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趕到三八線附近,迫其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並對峙於三八線一帶,開始進行停戰談判。誌願軍采取“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創造性地構築坑道工事,形成了堅固的地下長城式的防禦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