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這是古代(1 / 2)

意伊穿越了,從現代到古代。

意伊現在家有田產兩畝、瓦房三間、偏居一村。年不足十六,高堂俱已仙逝。舉目無親。

麵對這個事,他先是平靜的,然後還是平靜的,但是第七天後,他就一掌拍斷了門前的一顆槐樹。

起碼有幾十年數齡的槐樹斷了。路過的村民紛紛測目。這是被雷劈了可最近沒見打雷。話說這左家小子好幾天沒見人影了,弄啥呢?

村裏一傳十,十傳百的,很快,一群人圍在左家門前,對著那棵不幸犧牲的槐樹指指點點。

“怎麼這粗一顆樹就斷了?”

“就是說呢。最近也沒見雷公布雷。下雨都纏纏綿綿的。”

“左蘭那娃子在不在?”

“好幾天不見人影了。前些天正在雙雀石那邊插秧呢。那田插了一半,現在還差一半呢。”

“是啊,我也好久沒見他去集上買豆腐了。”

“莫不是出了什麼事?”

“進去看看?”

一夥人說著,在一中年男子的帶領下就準備翻門而進。而這時,院門從裏麵打開,一個高高瘦瘦的少年站在門內:“各位叔叔伯伯,我在家呢。”

為首的那中年男子一愣,後笑道:“左家娃子,你在呢。好些日子沒見你,大夥以為你出了什麼事,準備來看看。”

“勞各位鄉親關心了。我這幾日有些著涼了,在家睡了幾日,今天已經大好了。”

“原來生病了,怎不去找大夫看,小心自己扛著越是不好。好在你現在是好了。那我們這就走了。你要有啥事就和鄰居們說說。大家都能互相幫襯。”

意伊點頭,微笑著對發言的男子說:“知道了,村長。”

這說話的中年男子正是這望林村的村長,新上任沒多久,前麵的村長年紀大了,退休了,是現在這位劉村長的大伯。老劉村長本來自己有兩個兒子,但是其中個一個兒子在鎮上開了個糕點鋪,另外一個兒子老實巴交的,勝任不了村長的職務。主要是他自己也沒這份心思。因此,這村長之位就傳給了侄兒。新村長名劉河山,三十出頭,農活幹得好,還略認幾個字,有見識,對待鄉裏鄉親也都和氣,但確挺有一股子能震住人的氣勢。哪怕是村裏最喜歡夾纏不清的賴皮,遇到他也自然退避三分,不敢過分。所以,鄉親們服他,現在他當村長,可以說是眾望所歸。

左蘭不見了幾日,聽大家這麼一說,劉河山就親自來看了。這孩子幾個月前,父母都死了。家裏剩下他一個人。雖然十六七歲,是個大人了,但是總歸年輕,又舉目無親。

左蘭一家三口是三年前才來村裏的。在村中沒個親戚。而這左蘭又是個孤僻不怎麼合群的,和村上的孩子們玩不到一塊去。村裏的孩子上樹摸鳥蛋,下水捉魚,玩泥巴,蹦石子。這孩子文文靜靜地,和那些搗蛋娃不是一路的。且看得出來,這孩子大約是讀過幾日書的。說話有禮有節的。左氏夫婦走後,左蘭也安安心心的侍弄莊家,做得像模像樣的。平常遇著人也打招呼。

劉河山經常會格外關注他。主要不為別的,隻聽他家婆娘說女兒恐怕是看上了這小子。

左蘭長得好,村裏估計十有□□的女娃都對他有點意思。但是嫁人不能光看長得好,還得看成不成氣,有沒有本事。他觀察了這幾個月,覺得這孩子還不錯。農活幹得挺好,勤勞、不怕吃苦,父母死了,也能自己立起來。

隻問題的關鍵卻也在他父母死了,沒個長輩,也沒什麼親戚。獨自一個人。一般人家嫁閨女都不得選這樣的背景的。劉河山自然也不樂意給自己閨女選這種背景情況。但話又說回來。這孩子他是真看得上眼,和其他那些個要麼不著四六,要麼老實過頭的不一樣。且會識文段字,這一點在劉河山這裏特別加分。

早年他就跟村上一個老童生頗學過幾日,他自己也很喜歡讀書,隻可惜那老童生去世了,他自己也沒機會和條件去鎮上甚或縣裏的學堂上學,這是個遺憾。

再有這左蘭家裏麵的條件在這滿村裏算是很可以的。青磚大瓦房,還圍了個院。土地加起來三畝多。一年到頭的收成,不愁吃穿,還有富餘。

劉山河心中的把閨女嫁給他意向是漸漸越來越濃了。因此平日裏也格外注意他。所以這一有事就立時趕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