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快速造紙(3 / 3)

意伊露出滿意之色,轉身走出竹柵欄,到院外又提了一捆竹子進院。意伊用一把砍刀,將竹子開片、啟層、弄成細薄的小竹絲。然後用竹絲編抄紙簾。這是個精細的活,意伊經過了幾次試驗後,才編出了上好的抄紙簾。意伊將抄紙簾放回屋裏。現在他該去做晚飯了。

***

梧桐鎮的南村頭,有一戶最落魄的人家。隻有兩間搖搖欲垮的土牆茅草屋,下雨的時候,屋子裏漏雨嚴重。灶房已經垮塌了一麵牆,用竹籬笆圍著,放了幾把茅草遮擋。

這戶窮困的人家,目前家裏有兩口人。一個六十幾歲的老父親,一個四十歲的兒子。老父親躺在破爛的被褥裏,頭發花白,臉色青黑,眼看著是出氣多進氣少了。四十的兒子,頭發也半白,臉上布滿深深的溝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老十歲不止。佝僂的背脊,彎曲得像是壓著層層的重壓。

門口,圍著一群鄰居。紛紛說:“李常三,你家老漢眼看是不行了,快準備後事吧。”

“是啊,現在去鎮上壽衣鋪子買東西還來得及。”

“先還是把你家老漢找個板子抬出來放起。不然他死在屋裏了,你晚上咋睡。”

李家一共隻有一間臥房,一間灶房,再沒有多餘的房子。本來有兩間臥房,但垮塌了一間,所以就隻有一間了。

死過人的屋子裏睡覺是不吉利的。大多人家,人死之前,就會在咽氣前,把人抬到堂屋裏放,而不是讓在臥房裏。

村民們各種說道,李常三卻兀自不動,雙目盯著床上的老父親,目光呆滯得很。

有人唏噓不已地道:“沒想到,真是沒想到。十幾年前,不是在縣裏置了田產,怎就落魄地回來了?”

“城裏哪是那麼好混的。李家在那裏又沒個根基,能立得穩嗎。”有人癟癟嘴說。

“可不是,所以說啊,就算一時發達了,可以去縣城裏置業,也要看看能不能在那裏落地生根。再不濟,也要在老家留個退路不是。李家就是走得太幹淨了。連畝水田都沒留。”

“所以,還是我們這樣好。祖祖輩輩的根在這裏。”

鄉親們議論紛紛,而這時,一個老者帶著兩個中年男子走了來。大夥看見,便道:“李老族長來了。”

老人正是李氏一族的族長,李家在梧桐鎮也算一脈有曆史,子息昌盛的人家。李家老族長在村裏很是有些威望,他帶著兩個兒子來後,村民們紛紛說:“李家老族長,你快勸勸你侄兒吧,他老漢都快咽氣了。”

李老族長點著頭,從分開的人群中走到門口,看了看裏麵情形,嚴厲一喝道:“李常三。”

一直對鄉民的話語無動於衷的李常三猛地動了一下,隻是動了動眼後,又沒動靜了。

老族長就歎了口氣,說:“常三啊,你爹是不行了。去年春天大夫就說隻是挨日子了。你花盡錢財讓大夫給吊著性命,已盡為人子的孝道。如今你爹眼看是真的不行了。你也節哀順變。以後好好過日子,大龍快二十歲了,還沒娶上媳婦。還要你看顧。你可要打起精神呢。”

“對了,大龍人在哪裏?得把人叫回來。”李老族長左右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