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家的未來(2 / 2)

受到自己大姐李雪威脅的李宇不甘示弱的向身邊的媽媽抱著屈。卻沒有得到媽媽王新梅的任何回應。

這種家庭之中的小打小鬧,一般父母是不會幹預的,這樣有利於兄弟姐弟之間的感情促進。偶爾鬧一些小糾紛小矛盾,過不了半天也就像沒事人一樣和好了,又會一個跟著一個玩鬧起來。

看著打鬧的大姐李雪和弟弟李宇,重生前他們姐弟三人是最要好的,姐姐總是會像母雞一樣護著弟弟們。

。。。。。。。。。。。。。。。。

晚上氣氛略微的緩和了下來。

李軒的父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工,趕過大車就是那種平板車前麵有匹馬或者騾子,驢拉的大車。也開過拖拉機,雖然也掙些錢但是不多。

李軒的母親是一個貴州女人,會一些裁縫,開了個小店掙些錢貼補家用。

李軒一直在想如何更好地改善家裏的生活環境,現在正是一個創業的好時機,李軒現在打算勸自己的父母開始創業。

李軒也給自己的父母想好了創業的方向,李軒的媽媽是貴州人,在貴州米線米粉很是普遍,再加上李軒記得再過十年水縣就有幾個買米線的生意很火。

李軒依稀記得媽媽回姥姥家探親的時候,帶回來的米線吃不完了,怕糟蹋了,媽媽就和父親在馬路邊支了一口大鐵鍋,將一口袋的米線一天賣完了。

這生意要是做的。

“爸媽我想和你們說個事。”李軒放下碗筷看著自己的父母說道。

“什麼事?”李忠誠還在生李軒的氣沒有說話,隻有王新梅好奇的看著自己的兒子,有什麼要和自己的媽媽說的。

“爸媽,是這樣的,我覺得咱家應該開個店,就是媽你們貴州不是有米線嗎?我覺得就挺好,再加上我記得以前媽和爸不是賣過一陣米線嗎,生意不是很好嘛?為什麼沒有開起來啊。”

王新梅聽到自己兒子說的是竟然是勸自己開個店的事情,再想到自己以前也是賣過米線的,要不是因為當時從娘家帶回來的米線賣完了,王新梅想想自己的米線生意不知道有多好呢。

“李忠誠說句話啊,我覺得咱家大兒子說的不錯,還記的當時咱家賣米線的時候,有一個當兵的是個南方人天天來咱家吃米線。”

李忠誠聽到李軒的話有些意動,但是還是有些猶豫。

“李忠誠,現在孩子大了,以後用錢的地方多的是,現在再不給孩子掙下點錢,以後可就晚了。”

“是呀爸。”

“這個可以是可以,但是家裏沒有錢啊?”李忠誠還是有點猶豫。

李軒想起來自己父親認識一個信貸科的科長,和自己父親關係不錯,李軒常常聽起李忠誠提起這個人。

每當提起這個人李忠誠就後悔當時,沒有聽這個在人行信貸科當科長朋友的話。

因為當年有一年還是半年,是銀行放貸的追著人們借貸還沒有利息,當時李忠誠這個在信貸科當科長的朋友有幾十萬的任務,想讓李忠誠貸了說沒有利息。李忠誠沒有聽朋友的勸。

因為當時還有父債子償的這一說法,李軒的父親怕將來自己還不起,將債務留給下一代。誰會想到想到現在沒有這一說法了,父親的債就是父親的債,和自己後代沒有什麼關係。

“爸你不是認識人行的一個楊伯伯嗎?”李軒給自己父親提著醒。

“對哦,老楊,找他一準能貸出錢來。”李忠誠拍了拍腦門,轉臉嚴肅的說道:“我去找你們楊伯伯也行,但是將來要是買賣賠了,你們可是要和我一起喝粥的。”

“嗯!”李軒和自己的姐姐弟弟一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