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李軒看著自己通過望舒幫助寫下的這上百首歌曲,也是仔細的看了一遍,沒有一首是李軒有印象的,貌似都是很普通的歌曲,應該不會引起唱片公司的注意,再說李軒不是將所有歌曲每個公司都發一遍。
而是將這些歌曲拆分來每個唱片公司發上幾首,基本上李軒都是按照這些歌曲的原歌手所在唱片公司發的郵件。
又用的不同的名字,李軒不相信這些唱片公司會沒事坐在一起開個會,搞個聯誼。基本上李軒將提前暴露自己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雖然現在李軒很需要錢,但是李軒還是不想過早的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李軒現在還想過些普普通通的生活。
總之一句話低調掙錢,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一切都走上了正軌,李軒的姐姐李雪和弟弟李宇依然每天都在上學放學,李忠誠也是每天拿著店麵的裝修圖紙和裝修師傅探討。
李軒的媽媽每天除了給孩子在家做飯,就是掌握做米線的訣竅和米線的秘製湯料,也會去店麵看看,畢竟將來李軒的媽媽王新梅會在後廚掌握全局。當然了這米線的秘製湯料也是李軒從望舒哪裏找來的。
別問我為什麼望舒連米線的秘方都有,這一點都不奇怪。
其實做米線很簡單,湯料做好米線在弄得煮起來勁久不爛,這米線基本上算是成了。
唯一的問題是李軒的家鄉水縣是北方城市,不是南方城市可以隨處見到米線,也就可以不好找到製作成品米線的機器了。
為此李軒不得不麻煩望舒來,為自己的米線店單獨製造一台米線的生產加工機器。這台機器會從米線的發酵、磨漿、澄濾、蒸粉、擠壓、煮製等工序直到成為可以進行上市銷售的線狀半成品。
李軒對於這台機器的要求就是簡單純機械化,方便普通人的操作,維修簡單,占地麵積小。
李軒給自己的米線店定義為主打情侶以及單身女性和婦女特點,因為李軒經過後世發現,在北方經常吃米線的主要都是一些女性,或者帶著孩子的年輕媽媽。
男性基本很少來米線店吃米線。所以李軒將整個店麵裝修的很是有格調,采用了大量的年輕色彩和暖係色彩裝飾店麵。
一樓的三間除了有作為米線製作的後廚外,就是就整個就餐區域了,二樓被李軒定義為情侶和親子區域,采用了大量的高靠背的皮革沙發椅來將空間獨立出來,這樣既可以保證空間的獨立性和采用皮革沙發椅的易清潔。
為了體現二層的另一個主題親子,李軒特意空出一個靠牆的犄角,足有六十平米的地方圍了起來做成軟包,將每一個犄角都做成圓形,每一個犄角都進行了軟包。
將裏麵放上一些適合兒童玩耍的玩具,可以讓來到米線店的兒童們盡情的玩耍,也可以間接的為店裏招攬顧客。
為了達到更好地采光,窗戶李軒都是采用了12毫米厚的玻璃來做櫥窗,已達到讓整個米線店的采光度和通透度。
整個裝修下來要一個多月的時間,李軒閑的也沒有事情,雖然經過李軒父親托關係說情,李軒又可以回學校上學了,但是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就要期中考試了,李軒也沒有心情去學校學習。
再加上這幾天李軒手裏一直攥著,父親李忠誠辦的一張銀行卡,李軒通過郵箱和郵寄的方式給唱片公司發過去的歌曲,陸陸續續都得到了回應,快的都有將歌曲的版權費,打到了李軒手裏的銀行卡中的。
李軒在銀行的atm機上查了一下,現在卡裏有幾十萬塊錢的歌曲版權費了,手裏有錢的李軒就閑不下來,再加上家裏也沒有自己可以幫忙的。
水縣離華國的首都很近,可以說是緊挨著首都的,來回的路程快的話四個多小時就從帝都跑回水縣,在從水縣跑回帝都。
離著帝都這麼近的李軒,想起了德雲社說相聲的郭德綱,現在應該還沒起來。李軒就想自己一個人跑去帝都聽郭德綱說相聲去。
李軒將自己的想法向父母說了,一開始李軒的父母都十分的反對,因為李軒現在還隻是個孩子,隻有十四歲,怎麼可能自己一個人單獨坐長途客車去帝都呢。
最後還是在李軒的堅持下,李軒的父母妥協了,因為從這段時間李軒的表現,李忠誠和王新梅夫妻兩人發現自己這個大兒子很有自己的主見,也很有注意。
自己家這個還在裝修的米線店,就是自己這個大兒子出的注意,也是自己大兒子在裝修和經營理念上給與了自己意見。
見實在拗不過李軒的要求,李忠誠和王新梅隻得同意李軒自己一個人去帝都玩,隻是囑咐道有事一定給家裏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