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栽培製度(2 / 2)

“就是就是,往後再遇上武山門和青雲門的弟子,我倒要看看他們還怎麼神氣。”

“不過,咱們也得自強才行。”

“聽別人說,這回天驕大比強者如雲,文亮族兄和清鳶姑姑都沒進入決賽,可想而知其他勢力傳人多厲害啊;現在家族名列大勢力,要是我們學藝不精,那以後行走在外,豈不是會給家族丟臉的。”

“文恒說的對,咱們要好好修行,勤練術法殺招,絕不能給家族丟臉,說不定以後的天驕大比,咱們也能像姑奶奶和老祖宗一樣,打得旁人避退。”

隨著周家不斷開枝散葉,族人數萬有餘,族中修士已然有上百人之多,平日修行用度,習法煉氣,都是巨大的開銷。

周承元為了族中子弟能更好地修行,便在三十六峰取其二,將其定為修士啟蒙修行和傳授術法的地方。

一是最初八峰之一的霄峰,其臨近白溪湖,靈氣濃鬱磅礴,另有富靈密室,最適合啟靈境的修行,且有年長修士講述其中要領。

而另一處則是方小峰,其名為明法峰,常年有數位煉氣修士駐守,陳福生、周倩苓等化基真人也時而會去,為的就是給周家子弟講法傳術。

這樣一來,周家也算是有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栽培製度。

凡周家子弟,一出生就會檢測資質,並將其歸入檔冊,分屬等次;待六歲後,渡湖求法。

而求得法門後,就統一歸入霄峰,直至完成啟靈境的修行;期間若是有什麼枯澀不懂之處,也有專門的族老講述其中道義。

當然,真正的天驕自然要藏起來。

待成就煉氣境,就由家族根據其資質高低,誌向如何,再酌情考慮是否要繼續栽培。

若各方麵尚可,就歸入一些峻峭靈峰,平日打理賺取貢獻之餘,修行也能兼顧;若差強人意,就去那些靈氣稀薄的小峰,修行上多少受些影響。

而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必須去明法峰修行術法,以此增進自身戰力,這也是周家定下的族規。

且在整個過程中,周家也會根據子弟各方麵表現如何,比如術法掌握深淺,修為進展怎樣,進而斟酌加等降級,而不是單純地以資質衡定。

直至修為再難進,就於山中經營打理,或散於治下為官作將,亦可入戰堂清剿妖魔,以作磨礪。

周承元和周玨瑜行走在靈台峰的廊橋內,目光正好遠眺到明法峰的情況,望著朝氣蓬勃的諸多子弟,二人也是欣慰喜然。

“叔父說的是,回頭我便同修煬說,讓他調整部署,莫涉及朝內太深。”

“不過,侄兒倒有一事,想委托叔父和承明。”

周玨瑜不由心生疑惑,“何事?”

周承元頓了頓,隨後望向正南方向。

“這些年地赤芝生長了不少,侄兒想讓叔父給爺爺送去,讓他老人家修為也能得以增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