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傍晚,楊三姐才提著籃子和兩個哥哥從山上回來。
餘采薇心想即便隻能吃野菜,好歹先填飽肚子再說。
然而,當她看到籃子裏幾個雞蛋大小的牛肝菌和一些黑木耳就絕望了,加一起估計一斤都沒有,一家五口人怎麼夠吃?
她想起來了,原主就是舍不得吃被活活餓死的。
按理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林家村坐落於大淮山腳下,怎麼也不可能連野菜都吃不飽。
事實上大淮山上麵有個天池,唯一蜿蜒而下的這條溪流貫穿了三個鎮子,養育了上百村落。
近幾年,大淮山一帶梅雨季延長,天池水位暴漲引發洪澇,把溪流附近的村落和田地淹沒大半。
林家村還算好的,村莊地勢高沒什麼事,隻毀了田地,人員傷亡不大。
莊戶人家在地裏刨食,莊稼顆粒無收,即便官府減免了賦稅,村民還是食不果腹,無奈之下不少人為了活命出去逃荒。
剩下的人沒有吃怎麼辦?
隻能進大淮山找吃的,周圍這麼多村落,山裏有多少東西夠吃的?
便是野菜,也很難尋到。
楊三姐提著籃子說“娘,今天我們運氣還不錯,找到些蕈和耳子,你等等,我這就去做飯。”
蕈是這個時代對菌菇類的統稱,耳子就是黑木耳,當地的土話也叫黑耳朵。
楊二郎見家裏沒水,勤快的拿著木桶跟著去了溪流邊。
楊大郎則是關心的問餘采薇“娘,你感覺怎麼樣了?”
餘采薇餓趴在木根桌上,有氣無力的說“一時半會死不了。”
楊大郎聞言,眼眶兀的一紅,帶著哭腔說“兒子沒用,這麼大的人了,連讓娘吃頓飽飯都做不到。”
怪不了楊大郎沒出息,村裏大部分人家都是吃不飽穿不暖的。
楊大郎和楊二郎也曾想去鎮上找活計,可荒年災害,最不缺勞動力。
甚至有人分文不取,一家老小賣身地主或富貴人家,隻求一日兩餐溫飽。
想找一份活計何其之難!
餘采薇說“哭什麼,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楊大郎把沒流出來的眼淚擦掉,難為情的說“要不我一會去阿婆那裏問問,看看能不能在借點糧食?”
老楊家要是顧及原主母子,輪得到她借屍還魂?
幾個孩子去借糧食十有八九空著手回來,搞不好還得被奚落一頓,半點尊嚴沒有。
“不用,明天娘和你們一起進山找吃的。”
“可是你的身體”
“說了一時半會死不了。”
餘采薇口氣有些生硬,獨居慣了的她突然變成四個娃的母親,即便有原主記憶做鋪墊,也無法立刻適應。
不一會,楊二郎和楊三姐回來了,幾個孩子一起搭手生火做飯。
采來的蕈和耳子放進陶罐裏,唯一的配料就是水,家裏連鹽都沒有,更別指望油。
煮出來的湯真就是湯,除了餘采薇的竹節碗裏,其他人碗裏幾乎找不到蕈和耳子,湯水呈現出深褐色,像極了電視劇裏冒著熱氣的毒藥。
餘采薇知道幾個孩子是舍不得吃,想留著下一頓,心裏不免有些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