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風波再起(2 / 2)

不管皇上怎樣選擇,等待田七的都是死亡。

孫從瑞終於放下心來。他不清楚向外泄露此事的是誰,總之肯定是田七的仇家。孫從瑞不介意對方把自己當刀使,因為這於他也是有大利。

不過,想要達到理想的效果,他首先要在輿論上宣傳造勢。當然,重點不在田七,而在皇上,這樣才能把皇上逼到絕境,隻能犧牲田七。

緋聞是從民間開始由下向上傳遞的。皇上有龍陽之好,且喜歡玩弄太監,他身邊最漂亮的那個太監田公公,就是皇上養的小相公,要不然怎麼敢那樣跋扈,連內閣重臣都不放在眼裏雲雲……

大齊朝言路開放,把老百姓的膽子養得很肥,於是關於上流社會各種*的討論層出不窮,這件新聞自然也長了翅膀一樣飛速傳播,漸漸地在官員之間也討論開了。

孫從瑞見時候差不多了,便發動言官上了第一波奏章。奏章的內容無外乎規勸皇上潔身自好、遠離邪熾、不要被某些妖孽迷惑。用詞雖含蓄,意思卻很明確。

田七聽過比這更犀利的版本。因為她經常出宮,在街頭巷尾也聽人談說過此事。老百姓說話向來奔放,田七乍一聽到,嚇了個半死,趕緊回來告訴皇上了。

紀衡把田七好一頓安撫,讓她暫時先不要出宮。

他覺得事有蹊蹺。這事兒怎麼就敗露並且傳開了呢,而且鬧得滿城皆知?連街邊兒賣餛飩的都知道?他本來就不常出宮,更鮮少與田七在人前拉拉扯扯。再者說,一個皇帝與一個太監,在普通人麵前都是生麵孔,誰會認出他們並一眼發現他們的關係?

除非是朝中官員。

但此事非同小可,關乎皇帝名譽,朝中官員豈可隨意亂傳,導致人盡皆知?沒有哪個當官的會這麼沒腦子,除非是故意的。

故意的?

紀衡看著那幾本奏章上的署名,頓悟。別以為言官公道,言官也是拉幫結派的,跟其他官員多有勾結。真正不結黨的言官也有,這類人通常比較耿直、說話不中聽,但不會配合別人指哪打哪。這一次的聯合上書,顯然是幾個言官的統一行動,孫從瑞別的可以瞞,但是他自己都有哪些黨羽,紀衡大概是知道的。

紀衡把奏章一扣,冷哼。孫從瑞這老東西,真是不想混了。

雖然看明白這一點,但疑惑依然在:孫從瑞到底是怎麼發現端倪的?

坦白來講,他和田七在宮內露出馬腳的幾率絕對比宮外高,皇宮裏頭倒是沒什麼動靜,怎麼外頭就滿城風雨了呢?

這一點也十分可疑——皇宮裏一點動靜都沒有?

紀衡一下子想到了順妃。

聲東擊西,李代桃僵,以順妃的智謀,倒確實有可能做出這種事情。紀衡眯了眯眼睛,倘若真的是她,那賤人也該活到頭了。

他有些內疚,他對後宮裏的女人太放心了,才導致奸人們裏外聯手,迫害田七。

不過眼下最重要的是怎樣把孫從瑞挑起來的事情壓下去。那老家夥顯然是想把事情鬧大,以此逼迫他,這事還真是有些棘手,紀衡一時竟想不到兩全之策。

不過不管怎麼說,孫從瑞此人假公濟私,心腸歹毒,不能再讓他擔當重任了,否則他以後禍害的就是天下人。

紀衡之前還疑惑過,他知道季先生和孫從瑞的私交很好,但田七似乎十分討厭孫從瑞。現在以孫從瑞的人品觀之,說不準當年另有一些隱情。

嗯,等把這事兒處理好,他一定要問一問田七。

正在紀衡左思右想之時,太後派了人來請他,說是有要事相商。

太後處於深宮之中,對外頭的信息反映不夠靈敏。不過到現在,她老人家也終於聽說此事了。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投霸王票的孩紙們:

jc扔了一個手榴彈

漠小蘭扔了一個手榴彈

小飛洛可可扔了一個地雷

傻酒一枚扔了一個地雷

蘇之木木扔了一個地雷

嗨,童鞋!扔了一個地雷

雙羽扔了一個地雷

小蠻扔了一個地雷

吃豆包的紅包扔了一個地雷

微醺的小牛扔了一個地雷

今夏扔了一個手榴彈

墨漓丶扔了一個地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