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對馬丁號的這次炮擊也已經有了預判,他沒再讓器靈控製神舟號,而是試著自己照模學樣進行了一次躲避。這種對炮擊的預判是多方麵的,一方麵要考慮到對方船長充填炮彈的速度,另一方麵,馬丁號要對神舟號進行攻擊,必然要先行調轉船身,讓馬丁號的側舷麵對著神舟號才行。
在林舟的操縱下,神舟號一次漂亮的提前側行躲避,很輕鬆地躲閃開了馬丁號的第二輪炮擊,與此同時,兩艘器船之間的距離也再一次被拉近!
“你做得很不錯!進步很快!很有天份!”器靈顯然對林舟的學習能力很是滿意。
林舟沒吱聲,他現在身體的每個細胞都很興奮,全神貫注於後麵的戰鬥之中。操縱一艘器船進行海戰的感覺,和陸地上武者之間的武鬥完全不一樣,無比地新鮮刺激。
兩輪炮擊都落空,連一發炮彈都沒有落到神舟號的船身上,這讓馬丁號船長很有些泄氣。給他的感覺就是……對方似乎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發炮,而每當他發炮的同時,對方便很詭異地提前進行了側移,遠離他炮彈的方向,讓他的炮彈總是偏差了那麼一點點無法擊中對方。
馬丁號船長已經計算過,正常情況下一艘池級一階的器船,如果沒有強化過裝甲的話,在他目前側舷炮火力的攻擊下,最多經過兩輪炮擊差不多就要破甲了。先前馬丁號發現神舟號是一艘沒有舷炮武裝,隻有船頭撞角的池級一階器船之後,是很有信心在對方靠近並撞開到他的船身之前,在對方身上傾泄下兩輪炮火的。
但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對方很詭異的規避動作,讓他前兩輪的炮擊都落了空,這對馬丁號的船長來說,信心上是個很大的打擊,甚至是一種他在開戰之前都沒有考慮到的結果,這讓他必須要在很短的時間裏重新思考下一步的作戰方案了。
逃的事情,馬丁號根本不考慮。三階的馬丁號被一艘一階的器船追著到處逃竄,被同船會的船長們聽說了,以後這張臉根本就沒辦法見人了。
近戰的話,雖然對方的撞角會是個威脅,但對方沒有船炮是個大大的劣勢。馬丁號卻是可以近距離發動重炮轟擊,對對方造成重創,到時候就看是對方的撞角先撞開他船身的魂甲,還是他的重炮先行轟開對方船身的魂甲了。
對方不太可能有很厲害的撞角吧?那麼……從理論上來說,馬丁號先行重炮轟開神舟號船甲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至少占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雖然短炮的射程很短,但隻要對方敢進入他短炮的射程之內,就休想再做出先前那般規避的動作了!要知道短炮一旦出膛,都是直來直去,瞄準的一瞬間開炮,炮彈幾乎同時抵達對方的船身,對方想要躲閃開幾乎是不可能的。
馬丁號船長迅速做出了決定,那就是繞著神舟號航行,始終讓一側船舷對向神舟號,隻要神舟號進入短炮射程就立刻發動重炮轟擊。神舟號不是很會躲嗎?當兩艘器船之間的距離近到一定程度之後,重炮齊射看你還怎麼躲!
就算重炮轟向神舟號的船頭,傷害減去六成,也足以對神舟號的船甲造成很大的傷害了。要知道一階的小器船,未受到過海神的祝福,船甲是很脆弱不堪一擊的。
神舟號一看就是沒有加入任何船會的,可想而知它也不可能象馬丁號一樣獲得額外的資金支持,那麼神舟號的真實實力,是可以輕易判斷出來的。
之前神舟號輕易地躲閃開了馬丁號的兩輪炮擊,靠的一定是運氣!馬丁號船長很堅定地這麼想著。
馬丁號船長的選擇,也正是林舟所想要的。因為,撞角在對另一艘器船發動攻擊的時候,船頭以垂直角度攻擊到那艘器船的側舷,會讓攻擊的破甲效果達到最大。
馬丁號並不知道神舟號船頭上裝備的撞角是精英級,而且神舟號隻是一艘池級一階的器船,所以,馬丁號船長通過初步計算,認為馬丁號船身的魂甲至少能抵擋住神舟號船頭撞角的兩次撞擊,而神舟號在成功撞擊了馬丁號一次之後,想要再度撞擊到他,中間必須要經曆轉身、回航、拉開距離、調整船頭等很多繁雜的過程。
那麼,神舟號就必須要撞擊馬丁號三次才能完成破甲,而在這個過程中,馬丁號足以找到七、八次機會對神舟號進行近距離重炮直射轟擊了。兩船足夠近的情況下,就算是最笨的船長,催動船舷長短炮一通亂射都能把神舟號轟殺成渣!
一階的神舟號能否經受住重炮的一輪齊射都還是問題。
這麼一思索之後,馬丁號船長的信心再度爆棚,他以神舟號為圓心繞行了起來,始終讓自己器船的側舷麵對著神舟號,準備硬扛著神舟號的撞擊,裝填炮彈對神舟號進行一輪重炮轟擊。
……
船炮在一輪炮擊之後,器船需要對器船重新進行裝彈、填彈的操作,在經過馬丁號兩輪炮擊之後,林舟基本上已經摸清楚了對手兩輪炮擊之間大概需要的時間。
所以林舟也已經預判出了對方第三輪長炮攻擊會在什麼時候發動。在目前的距離上,對方可以選擇長炮攻擊,也可以選擇短炮攻擊,當然也可以發起長炮和短炮的同時攻擊,那樣以來想要躲避就很難了。
但是,不近身過去,神舟號根本沒有擊沉馬丁號的機會。
神舟號現在是一階的小器船,又沒有升級船甲,防禦力很低很脆弱,一旦被馬丁號炮火攻擊到會很危險,很可能被一擊斃命。(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嘲諷》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