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很多紅燒肉。”此時的小薑宇善惦起腳尖看著盆子裏過半的紅燒肉,舔舔油油的小嘴,一副還想吃的樣子:“姐姐不喜歡吃肥肉,要不我幫著姐姐把肥肉都吃了吧?”
薑宇一收回了在妹妹身上的目光,禁止自己再往下去想,每個人都有她自己的人生,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任,妹妹的人生再不好和她又有什麼關係?
又不是她造成的?是薑宇善自己走不出來而已。
深吸了口氣,薑宇一走出了家。
1999年的剡縣農村,村道還隻是泥地,混凝土的馬路還沒有澆灌。
薑宇一漫無目的的走著,馬路的一側是一條小河道,不到一米深,大人一腳能跳過的寬度,小河道裏幾隻鴨子無比愜意的在嬉戲,時不時發出嘎嘎的聲音。
幾個調皮的孩子正蹲在河邊看河底有沒有鴨蛋,這些鴨子有時會把蛋生在河裏,隻要一有發現就跳下去撿。
小河道旁邊是良田,田裏種著水稻,風吹過之時,一浪一浪很是好看,現在正是水稻返青分蘖(niè)、成長最為重要之時,老百姓不是在施肥,就是在除蟲防災。
(返青分蘖:通俗講就是生殖器官發育的重要時期,發育的好,稻穗也就是大米結的多。)
‘突突突——’的聲音傳來。
薑宇一轉身望去。
一輛拉著沙子的拖拉機從前麵一抖一抖的開過來,又從她身邊一抖一抖的開過,留下一地的水漬。
“這不是忠義家的大閨女嗎?”駕駛員是個五十多歲的大伯,認得薑宇一,朝她打了個招呼,操控著拖拉機‘突突突’的開走了。
薑宇一已經很久很久沒見過拖拉機,像是看到了個老古董,直到那拖拉機消失在視野裏才收回視線。
又是一輛摩托車飛奔過去。
此時的一二線大城市汽車已經普及,剡縣屬於五六線城市,還沒那麼多汽車,農村幾乎看不見,大家代步的大多是摩托車,而運輸東西的是拖拉機。
薑宇一歎了口氣:“重生回來做什麼?這種日子有什麼好重來一遍的?”
‘鈴——’鈴聲傳來。
薑宇一順著聲音望去,是間學校:“上中下幼兒園?”
她所在的村子是下坑村,上麵還有一個上坑村,中間是中坑村,這個地方正是三村的當中,幼兒園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孩子們的歡呼聲從裏麵傳來,這個時間已經是半下午,正是幼兒園放學的時候。
這也是她的母校,薑宇一走了進去,看到一群五到七歲的孩子們都高興的衝出了教室。
就在她感懷著時,一名五六歲的小男孩引起了她的注意。
挺眼熟的。
那孩子直奔著廁所去,看來是尿急了。
“薑孝誠。”另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子朝著這個小男孩大喊。
小男孩薑孝誠轉身時,早已經跑到他身後的另一名小男孩突然伸出雙手扒下了他的褲子,然後跑遠了。
“哈哈哈哈~~~~”周圍孩子們見狀,都大笑起來。
薑孝誠趕緊拎起前麵一半的褲子藏住還來不及打馬塞克的小雞雞,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哭了一會又費了好半天才把後麵的小屁屁塞進了另一半褲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