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穀內的一座岩壁下,一間簡陋的丹房如獸穴般鑲嵌在黑色的岩石中,顯得毫不起眼。而這間小丹房便是幾日前兄弟二人一起開鑿建造完成的。
因為手頭沒有鐵鑿鋼釺,所以這丹房的建設全部都是“手工”完成。先是由方炎用火箭術灼烤岩壁,待岩石被燒烤得差不多時,又緊跟上一個水箭術使之急速降溫。這樣一來一回,原本堅如銅鐵的岩壁就一下鬆軟下來,遍布縫隙。最後,則是方疾徒手轟擊,將已經軟化的岩石敲剝粉碎。
就這樣一個鍛石,一個碎石,兄弟二人足足花去了十餘天才最終在崖壁下開出這麼一小間的丹房。而有了這間丹房,方炎煉丹時就不必擔心刮風下雨等天象幹擾,而煉丹時產生的火光、藥香也能很大程度給遮掩過去。
接下來的日子,方炎便一門心思撲入了煉丹之中。而方疾,則始終盤膝端坐在丹房門前,一邊修煉,一邊為哥哥護法。
丹房內,丹朱色的赤木藥鼎被擺放在中間。藥鼎腹下,鑲嵌著九顆初品火係靈石,作為爐火為藥鼎供熱的。這也是為什麼當日方炎僅留下金係和火係兩種靈石的原因。
藥鼎的頂蓋此時被嚴嚴封閉著,一絲接著一絲的白色丹氣,混合著撲鼻的藥香,不斷從藥鼎兩耳上的細孔中鑽騰出來,把整個丹房染得雲蒸霧繞。
丹房的一角上,方炎盤膝而坐,麵色沉靜。一雙眼眸半眯著,透過層層霧氣一動不動地看著赤木藥鼎的鼎身和從耳孔中飄散出的丹氣。
突然,隻見方炎雙目大睜,手中開始連續打出不同的手印。而伴隨著不斷明暗的手印靈光,赤木藥鼎的爐火也是忽明忽暗得不停變化。與此同時,從藥鼎內噴出的丹氣也在不斷轉濃,仿佛下一刻鼎內就會凝出實丹一般。
可是,就在此時忽然聽藥鼎內一陣爆響,整個鼎身隨之劇烈一震,那滿屋的藥香便“呼”地被一股焦灼的氣味所代替。那鼎腹下原本不滅的爐火也同時黯淡、沉寂了下去。
看著眼前的一切,方炎輕輕歎了口氣。定了定神,便開始細細回思起這一爐煉丹的點點滴滴。直枯坐了幾個時辰,方炎才慢慢站起身走到赤木藥鼎前。打開藥鼎的頂蓋,一股濃烈的焦氣迎麵襲來。方炎揮了揮衣袖,將其散去。接著,凝神望向鼎內,隻見其中全是通身焦黑的藥渣。甚至有些藥渣已經凝結成了丹丸狀,不過最後還是成了無用之物。
方炎將這些藥渣一一清理出來,又仔細研究、辨識了許久,才又重新合上藥鼎,走出了丹房。
丹房外,已是星鬥滿天。方疾獨自端坐一旁,似乎正在參悟《五英錄》。見到方炎出來,方疾收起玉簡,站起。
“哥哥,要喝杯茶嗎?我煮了水。”方疾沉聲問道。
“好,給我倒一杯。”方炎點點頭,便走到一邊的竹林中坐下。
不一會兒,方疾便拿著一隻綠竹口杯過來,雙手遞給了方炎。雖然杯內隻是熱開水,但是水中卻帶著竹子本身的香氣,倒也清爽、宜人。
喝了一口水,方炎呼出一口氣,笑道:“這煉丹果然不是容易的事,今天這一爐又壞了。”
這幾日來,方炎都是每天一爐,學習煉丹。隻是書上學來終是淺,到真正動手煉丹才明白這真不是一件易事。
“當初哥哥學烤肉時,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方疾坐在一旁道。
“嗬嗬,你說得不錯。想學手藝,總要能吃苦,肯花功夫。”方炎放下茶杯,又問道:“你的《五英錄》修煉得如何了?”
“還在修煉右手呢。”說著,方疾伸出自己的手掌。月光下,隻見其右手竟泛出淡淡的金屬光澤,仿佛澆鑄而成的一般:“《五英錄》煉氣篇中一共分六重,前五重分別對應四肢和首腦。而最後的第六重須得煉氣十一、十二層大圓滿才可修煉,至今我還沒有看懂。”
“這個不急,體修不比靈修,最重基礎的。咱們寧肯慢十步,也不要急一步。”方炎想了想道:“再說你是天靈根,還怕晉級慢了?”
“是,哥哥。”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裏,兄弟二人依舊風平浪靜地修行著。方炎煉丹、方疾煉體。
在一爐接著一爐的失敗後,方炎的煉丹術卻在穩步提高著。盡管每天都有價值不菲的靈草、靈藥在赤木藥鼎內化作無用的焦黑藥渣,但是方炎卻實實在在收獲了無比寶貴的煉丹經驗。
因為沒有師長引領,所以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方炎自己去嚐試、領悟。方炎不怕失敗,但不論什麼錯誤,方炎永遠隻會犯一次。而下一次,則是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