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坤說:“我們查過萊佳雲出事那家酒店出入的監控,房間是萊佳雲獨自去開的,十一點十分的時候,有個戴帽子,穿披風的男人進入,淩晨一點半的時候離開。從身材方麵看,很像照片上的這個男人。但證據不夠,不能通輯。”
“這不是連環命案嗎?”
“從屍體情況和現場情況分析,的確是連環命案。”
“那凶手怎麼會是兩個人?上次柴進案的嫌疑人不是個女的嗎?”
“我們也在疑惑這件事。一般情況連環命案的凶手都不會有兩個以上的凶手的。”
“是定性出錯,還是懷疑方向出錯?”
“不知道。”
我翻著資料問:“兩個受害人之間有什麼關係嗎?”
“沒有。兩個受害人互不認識,沒有共同的朋友圈。”
“共同點呢?”
“也沒有明顯共同點。我們初步懷疑是他們背上有某個共同的胎記或者紋身,包括於天光也有。但都被割去一塊皮膚,所以現在還不能下結論。”
這是之前就有的判斷。
我問常坤:“你們就沒有問過柴進的家人和萊佳雲的家人他們背上是不是有什麼胎記或者紋身?”
“問過。柴進的父母說柴進沒有胎記,至於紋身,他們不清楚。萊佳雲的家人還在國外旅行,我們已經聯係上,後天就會回來。”
我還是把凶手嫌疑人的照片拿在手裏反複看,反複看。
模糊的熟悉感。
很模糊。
常坤繼續說:“現場到處都是指紋,除死者及其家人的指紋外,還有一組陌生的指紋,基本可以明確是凶手的指紋。資料庫裏沒有相匹配的,說明凶手沒有前科。行凶時候沒戴手套,事後也沒有處理指紋,應該不是太小心謹慎的人。”
“之前柴進案的現場有沒有套取到指紋?”
“有套取到一組陌生指紋,但不能確定就是凶手的,柴進案現場留下的指紋較少,凶手行凶的時候應該是戴著手套的,隻有在茶幾、廚房把內側和魚缸邊沿留下指紋,那組指紋和這次的不是同一個人。”
一起連環凶殺案,可是凶手不是同一個人。
真的很少會出現有幫凶的連環凶殺,除非是有組織性。
有組織的話,就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的。
宗教目的。
政治目的。
或者******的恐怖行為。
不管是哪類行為,受害目標人之間總應該有什麼共同點才對。
兩個受害人背後被切割的皮膚上到底有什麼?這是關鍵。
於天光背後的切割把陳家塢的事情,跟兩起“人皮X案”直接聯係在一起。
還有今天在林奇亮的資料中看到的那隻眼睛圖案,跟“人皮X案”凶手留在犯罪現場的血眼睛,也肯定有關係。
問題是,怎麼樣才能把這幾件風牛馬不相及的事情,整合到一起?
一直談到八點多,天黑透,才走出公安局大門。
常坤又說對不起。
我不覺得他需要說對不起,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地方可以原諒他。
我也想不明白,為什麼這個曾經那麼迫切想要嫁的男人,現在站在麵前,會變得比陌生人還不如。
這世界上弄不明白的事情越來越多。
越來越多。
我恐怕連自己到底是誰都沒有弄明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