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術的完善與傳承(1 / 2)

文明先導——印刷術 印刷術的完善與傳承

在北宋時期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之後,經過曆朝曆代的努力不斷發展,活字原料又有擴展,製作工藝不斷提高,印刷品日益豐富。

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印刷技術也迅速地改變著麵貌。在這一過程中,揚州對傳統印刷術的傳承獨具特色。

王禎是元代初期農學家,他結合北宋時期畢昇試驗過的木活字經驗,在安徽旌德招請工匠刻製木活字,最後刻成30000多個。

1298年,王禎用木活字將自己纂修的《大德旌德縣誌》試印。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就印了100部,可見效率之高。這是有記錄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的方誌。

王禎創製的木活字,被他記錄在所著的一部總結古代農業生產經驗的著作《農書》中,書中記載了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選字、排字、印刷等方法。

王禎在印刷技術上的另一個貢獻是發明了轉輪排字盤。由於在原有印刷的揀字工序中,幾萬個活字一字排開,工人穿梭取字很不方便。於是他設計出轉輪排字盤,從而為提高揀字效率和減輕勞動強度創造了條件。

王禎用輕質木材做成一個大輪盤,直徑約7尺,輪軸高3尺,輪盤裝在輪軸上可以自由轉動。

字盤為圓盤狀,分為若幹格。下有立軸支承,立軸固定在底座上。把木活字按古代韻書的分類法,分別放入盤內的一個個格子裏。

排版時兩人合作,一人讀稿,一人則轉動字盤,方便地取出所需要的字模排入版內。印刷完畢後,將字模逐個還原在格內。這就是王禎所說的“以字就人,按韻取字”。

這樣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減輕了排字工的體力勞動,是排字技術上的一個創舉。

元初重臣和著名理學家姚樞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楊古用活字版印書,印成了朱熹的《小學》和《近思錄》,以及呂祖謙的《東萊經史論說》等書。

不過楊古造泥活字是用畢昇以後宋人改進的技術,並不是畢昇原有技術。

明代木活字本較多,多采用宋元時期傳統技術。1586年的《唐詩類苑》《世廟識餘錄》、嘉靖年間的《璧水群英待問會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政府的支持,獲得空前的發展。康熙年間,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規模用木活字印書,則始於乾隆年間《英武殿聚珍版叢書》的發行。

印製該書共刻成大小棗木木活字25.35萬個。印成《英武殿聚珍版叢書》134種,2389卷。這是我國古代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

清代磁版印刷術創造者徐誌定,於1718年製成陶活字,印《周易說略》。他將泥土煆燒後製成活字用以排版印書,采用的仍然是畢昇用過的方法。

清代畫家翟金生,因讀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所述的畢昇泥活字技術,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書的想法。他曆經30年,製泥活字10萬多個。1844年印成了《泥版試印初編》。此後,翟金生又印了許多書。

後來的研究者在涇縣發現了翟金生當年所製的泥活字數千枚。這些活字有大小5種型號。翟金生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了畢昇的發明泥活字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對泥活字可行性的懷疑。

銅活字印刷在清代進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數量達萬卷《古今圖書集成》了,估計用銅活字達100萬至200萬個。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我國古代傳統印刷術呈現出不同的麵貌。在這之中,揚州對傳統印刷術的傳承獨具特色。

揚州剪紙傳承人張秀芳,揚州玉雕傳承人江春源、顧永駿,揚州漆器髹飾技藝傳承人張宇、趙如柏,他們是揚州民間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文化的傳承者和創造者。其中著名的是揚州雕版印刷“杭集刻字坊”第三代傳人陳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