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天心人心(第六更)(1 / 2)

三日後,袁穆來到太離真人所居,真人此時正手捧經卷細心品讀,對袁穆的到來不聞不問,似乎天地間隻剩下真人手中的經卷了。

袁穆不知真人何意,躬身站立,不敢有絲毫打擾。

兩個時辰過去了,真人開口道:“袁穆,你可體會到了什麼?”

袁穆莫名道:“弟子魯鈍,不知師傅何意。?”

真人方下手中經卷,示意袁穆坐下。袁穆忙正襟危坐。

太離真人見袁穆坐好之後便道:“修道者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欲全天道,先全人道,人道不全,天道遠矣。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以人之心修天道。”

袁穆聽到此處,沉吟片刻,太離真人也不著急,隻在一邊等著袁穆體悟。

片刻之後袁穆開口說道:“天心即是人心,心不定,則一切皆是枉然,故老師適才才會對弟子置若罔聞,修道即是修心,法力再高心不定,終究是土灰。”

袁穆心想:“可惜修道之人也不能不能摒棄雜念,也有爭勇鬥狠,也有名利權勢,若無高深法力,強大法寶何以安身立命。”

太離真人聞言微微頷首,笑道:“你天資悟性確實不錯,峰上有些修道數十年的長老,卻是到現在也未能明白其中真意。”

太離真人吟道:“有無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曰之道,吾強為之名曰大。道大,天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說完便接著講到:“修道者身與天地同造化,天玄地黃為爐,太虛六氣為精,身心藥火,乾坤陰陽為機,不解天地之理,不得大道之門。道本無心得之,勿以有心求之。欲求而不得,不求而自得。大道心誌先,心心歸一事萬濟,誌堅天下無難事。修道之人看淡世情而非無情,自立真誌而誌,個中玄妙,不可言。”

“道不可見,心已明之。心不可度,道已守之。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亂心,非心亂人。”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講到此處清虛看了一眼皺眉沉思的袁穆,接著講道:“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譴其欲而心自靜。”

“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譴也。能譴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惟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講到此處太離真人便不在講話,看了正在一旁皺眉思索的袁穆一眼後,便不在理會,又捧起手中經卷,細細品讀起來。

太離真人講道後,袁穆便一直呆在真人靜室中,兩天以來袁穆就這樣苦苦思索,期間真人出去數次,但袁穆絲毫未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