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毀譽參半的鐵麵皇帝——雍正(7)(1 / 3)

得到皇上的諭旨,知府一聲令下,湖內的大小遊艇,一律征用,所有的船民統統被趕上岸去。湖心擺開幾艘連夜趕製的龍舟,除留一個出入口外,四周和水底用許多鐵網、鋼索圍護,網上還係上千萬隻銅鈴,如果有任何東西觸及鐵網,銅鈴就會發出聲響,起到報警作用;再加上雍正身邊有不少保鏢警衛,個個武藝超群,把那雍正的龍舟護衛得如同鐵桶一般。

第一夜平安無事。到了第二夜,半夜時分,驟然鈴聲大作,所有的護衛人員不約而同地向鈴響處發射暗器。等到天明,卻見離網不遠的湖麵上,浮著一尾二十來斤重的死魚,魚身上密密麻麻地插滿了飛鏢袖箭,好似刺蝟一樣。雖是一場虛驚,雍正卻因為警備森嚴獲得檢驗而十分滿意,他從此安心地在西湖上過他花天酒地的日子了。從三月底到六月上旬,住了兩個多月,人們還不見雍正有回北京的跡象。雍正住在西湖裏,可苦了百姓。不要說一向靠湖謀生的船戶和漁戶生活無著,就連沿湖居民也不容自由行動。

杭州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有放荷花燈的風俗,民間俗稱“盂蘭勝會”。每到這夜,湖中飄起萬盞花燈,一眼望去,滿湖全是白裏透紅的荷花,隨著習習清風,飄浮閃爍,宛如璀璨的明珠綴於水上,令人歎為觀止。雍正想要觀賞“西湖燈會”的盛景,在十日前特下諭旨要與民同樂,共慶天下升平。這下,給杭州的官吏添了個發財的機會,官府勒令每戶居民限期貢獻二兩紋銀的花燈捐,還征用大批民夫沿湖高搭花棚彩樓,搞得附近的百姓怨聲四起。杭州的紙紮工藝是全國出名的,不過幾日功夫,工匠們,已在湖中紮起龐大的龍宮、鼇山各一座,又在其間配上三界星宿、四海龍王、西天羅漢、嫦娥奔月等等.七月十五這天天黑後,燈燭齊明,花燈盞盞,蔚成奇觀。果然是:此景隻應天上有,人間哪能幾回看!不料這一來卻觸怒了一位遊湖俠士。雍正擁著嬪妃,在金碧輝煌的龍舟上,擺開筵宴,一時江南絲竹一同響起。他正沉醉在溫柔鄉裏忘乎所以,身邊的一位貴妃突然手指南天,驚奇地叫道:“萬歲爺,您看!”雍正也斜著朦朧醉眼,順著她指的方向,隻見遠處有碗大兩顆紅球迅速飛來,雍正頓覺有變,全身的汗毛立時豎起來,他酒意全消馬上站起身來,快步跨向船頭,睜眼朝紅球觀望。陪宴的也紛紛跟到船舷,交口稱奇。說話間,紅球朝龍船越飛越近,保駕的鏢客統領,知道不好,急忙發鏢,將紅球打入水中。雍正退入艙中,口傳聖旨,命大小船隻盡快進行查點。這時,太監已從湖中撈上那落水的紅球,卻是兩盞紅燈。雍正拿起一看,每盞燈上各有兩行字,一盞寫著:“今晚取燈,明夜還燈。”一盞寫著:“三日不去,‘維民所止’。”這一下可把雍正嚇出一身冷汗。還沒等他想好怎麼辦才好,忽見貼身太監從後艙慌張地奔出,跪下奏道:“龍榻前禦用的一盞紅紗如意燈被人取走了!”雍正聽後,好比五雷轟頂,頓時癱倒在龍椅上,心想,這個膽大包天的天外高人,趁我不備,劫走宮燈倒也罷了,竟明目張膽地提出,如果不走要殺我的頭,可氣呀可氣!他的一腔怒氣正無處發泄,忽見跪在地上的眾大臣,便破口罵道:“你們這般飯桶,限你們明日查明刺客,捕獲回奏。抓不到奸人,一個個提頭來見!”罵完,自己拂袖進入內艙,他是不願意讓身邊的人看到自己驚慌失措的樣子。

大臣們生怕皇帝有什麼閃失,搞不好要掉腦袋的,他們懇請雍正連夜搬到行宮去。雍正是個剛愎自用的人,執意不肯。大臣們隻得悄悄退出。這天夜裏,龍舟上雖然戒備森嚴,可是上上下下全都提心吊膽,連雍正也嚇得一夜沒有合眼。

他想起前年江西主考官出了個“維民所止”的試題,被參奏了一本,點明其有意犯上,要去掉“雍正”的頭。自己禦筆一批,將主考官滿門抄斬。想不到今夜這個吃了豹子膽的,又來個“維民所止”。想到這裏,雍正恨得把牙齒咬得“格格”直響。接著又想道:這盜宮燈的人,本領確實不一般,他既能在我寢艙的龍榻邊取走如意宮燈,不也能輕而易舉地割下我的腦袋麼!想到這裏,雍正如同掉進冰窖裏一樣。

第二天,全杭州的軍兵捕快,水陸丁勇,圍著西湖,頂班巡邏。入夜以後,雍正身穿緊身鋼甲,手持寶劍,坐在舟中生怕有變。一更二更,毫無動靜,剛打三更,東南湖麵,驟然閃過一道亮光,緊接著一聲巨響,黑暗中一個火團,直奔船頭。一時間湖裏湖外,鏢箭齊飛,要截住這個火球,火團上下翻騰,墜入不遠的湖麵。舟上的人競相前去打撈。就在這時,雍正似乎感覺背後有人推了一把,站立不穩,一個趔趄,栽下湖中。護衛人員嚇壞了,急忙來搶救聖駕,好容易才撈得雍正上船。這隻“旱鴨子”已喝了好幾口西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