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南瑛一上任,有一個多月沒在衙門露麵。知府裏的人很是納悶:這新任知府為何一直躲著沒露麵。一個月後才知道,這知府大人已把所治各地察看了一遍。這次巡察,他不僅了解了本治所的民情,也了解了此地的一些官場情況。在永昌縣巡案時,縣令彭鴻昌非常緊張,急忙盛裝出迎。雙方坐定後,彭縣令忙道;“金大人,上任伊始,就蒞臨本衙巡案,不知有何事讓屬下去辦?”
金南瑛道:“彭大人不必緊張,本府此次前來你地,隻不過是隨便看看,考察一下民情。”
彭鴻昌這才鬆了口氣,笑道:“金大人真是精忠報國,不辭辛勞。剛從京師到這邊地,不顧千裏勞頓,就來了解民風讓屬下感動、佩服。”
“彭大人,這些都是我們的職責,並無可讚之理。”
隨後金知府詳細詢問了此地的一些情況,諸如百姓的收成和生活如何,每年全年入庫銀兩有多少,以及這裏胡夷民族的風俗習慣等等,彭縣令一一作答。臨別時,彭縣令才怯怯地問道:“金大人,聽口音你是……”
“本府是山東萊蕪人。”
彭縣令忙笑道:“巧了。下官也是山東萊蕪人。”
金南瑛似驚了一下,道:“我們還有同鄉之誼。在這千裏邊地,能見到老家人,真乃緣份。”
“是呀,是呀。”彭縣令不時點頭微笑。二人以後的談話就比以前親近些,不覺談了些知心的話。
就聽彭鴻昌道:“金大人,你上任以後,隻在各地巡查,有沒有去拜見大將軍?”
“你說的是年大人,我倒是還沒去過。”金南瑛不解地道,“為何要拜見他?本府又沒有什麼事要向總督彙報。”
彭鴻昌笑了笑道:“金大人,你是從京中剛到地方上做官,不知這官場中的一些規矩。在地方上做官與在京中為官不同。京中是在皇上眼皮底下,任何人都不敢亂來,所以上下級關係不是太重要。但在地方、特別是邊地,山高皇帝遠,下級就要同上級保持良好的關係才行。否則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人參了。在這西部邊陲幾省,誰不知總督與新皇的關係。現在總督還兼任著大將軍,在這川、陝、青海各省說一不二,就是在皇上麵前,也是說啥是啥,他的奏折差不多都會得到聖上恩準。這樣的上級,不搞好關係,行嗎?據我所知,每位新到的官吏,都要先拜會總督大人。”
金南瑛微微點了點頭,道:“噢,我還從未聽說過。如此說來,這年大將軍豈不成了西北王了?”
彭鴻昌道:“這點你以後會明白的。”
金南瑛道:“我們雖然官職不大,但也都是朝廷命官,是皇上派我們來的,我們要對皇上負責。”
“金大人,皇上的話,我們要聽,但年大人的話也不能不聽!”
“是嗎?”金南瑛不太相信,這才有後來的被參之事。
金南瑛從永昌回來,並未去拜見巡撫,也從未去拜見總督大人,他認為沒有必要。隻要自己把本職工作做好就行了。隻有沒有能力的人,才靠巴結逢迎上級過活。
不久,金南瑛就知道了這位年大將軍的厲害。
一日,巡撫府來人,說知府的刑房和永昌縣承空缺多日,現已有人選,請金南瑛任用。金南瑛道:“本府並未接到朝中的任命。”來人道:“這事巡撫府已報請總督府了,年大將軍已準,不日就會給皇上奏折,要我們先任用著。”
金南瑛吃了一驚,聖上並不知道的事,在下麵竟也能行得通。特別是這官吏的任免,必須經皇上同意才行。豈是總督說了算。所以金南瑛並沒把這事放在心上。巡撫府送來的幾個人也沒能馬上去上任,而是待在知府府裏,等候朝中的任命,不久以後,這些人的任命果然下來了。金南瑛這才命他們去上任。時隔不久,甘肅巡撫胡期恒召集各府大人議事,胡巡撫道:“各位大人,年總督已傳下命令,要各府立刻募征二千隻駱駝,交由總督府,協助軍隊運送軍糧,冬天快到了,大雪馬上就要封山,前方糧草不足,雪一下,所有軍需物質就運不進去了。各位大人回去後,三日之內把駱駝征募好,送往總督府,不得有誤。”
各府回去後立刻照辦,而金昌府並未完全照辦,隻是征募了一千頭駱駝,因為此時老百姓也需要駱駝,他們要生活,做生意也離不了駱駝,如果征募過多就會影響當地人民的生活。當然金南瑛由此落下了個工作不力的口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