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範莊的族長範長旺是範進父親一輩的人,論起來,範進要喊他一聲大伯,彼此的關係,卻談不上親厚。長房與他房,大村與小村,因為利益分配而產生的矛盾,導致彼此貌合神離。聽到族長的召見,範進不禁想起胡大姐兒的提醒,大範莊難道真對自己有什麼惡意?
等來到祠堂,才知道為什麼今天上不了課,曾經社學的所在,現在已是一片廢墟,祠堂也垮塌了一半有餘。對於迷信天人感應的明朝土著人來說,這顯然不是什麼吉兆,是以當範進來到時,正看到族長範長旺帶著一幹族人,給放在一塊青石上的祖宗牌位磕頭請罪。
“進仔,你來了啊,也先來給祖宗磕頭。大小範莊現在分成兩個村子,可是一個祖宗,我們是同根之木,同源之水。大家日子可以過的下去,全靠祖宗保佑。現在祠堂成了這副樣子,證明是我們這些子孫後輩不肖,讓祖宗生氣了。如果祖先不保佑我們,咱們的田裏再也長不出莊稼,家宅也不得安寧。先磕頭,給祖宗賠罪,有話再說。”
範進骨子裏並不信這套東西,但是入鄉隨俗,便也隻好撩起衣服下擺跪在泥濘之中,朝著這些書寫著範家列祖列宗名諱的木牌磕過頭去,心裏卻在嘀咕著:這些木牌要真是有什麼靈性,怕是第一個不放過我這個冒牌範家人。所以他們最好安心當木偶,不要多管閑事。
泥水浸濕了衣服,連臉上都沾了泥,等起身時,範進用袖子擦去頭上的泥濘,心內想到:這回算是徹底髒了。
範長旺在前,範進於後,兩人在祠堂的廢墟中穿行。在當下這個注重祖宗的時代,對鄉下人而言,祠堂是第一等大事,祖宗比自己的生活更為重要。範進已經想到,範長旺接下來,要談的是什麼問題。
“進仔,你也看見了,祠堂成了這副樣子,不重修是不行的。祖宗是咱們兩村共同的祖宗,進孝之事一視同仁,不拘大小。出工出力,都該是兩村平攤,祖宗在天之靈,蔭庇子孫時,也會公平對待。你是個讀書人,應該懂得這個道理吧。”
“大伯,道理的事我們先不談,但是小侄不明白,這件事難道不該是和我們小範莊的村長去談,與小侄談……小侄怕是也難做主。”
範長旺並沒有回頭,“你不用先把肩膀卸的這麼幹淨,自從兩年前開始,你們小範莊的事,明麵上是長友兄弟說了算,背地裏卻是你範進拿主意,這事你當別人不知道麼?兩村過去支差完稅,都是按村攤派,按人丁口數田畝數字分派的主意,難道不是你出的?這件事我對長友說了,他肯定也是要問你,我就不如直接從你這先問問,你對修祠堂到底是個什麼態度,當著老朽的麵說個明白,話說在明處,總比說在背後好。”
大範莊的人丁田畝都遠比小範莊為多,經濟條件自然也比小範莊好。可是在支差力役等問題上,向來是按村為單位,平均分派,不考慮具體的人數及經濟實力,這在範進看來,當然是極大的不公。關鍵是,村裏多出一分,給自己的學費就少一分,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也得爭到底。
自他魂穿之後,就一直在小範莊村長那裏提建議,改變以往的攤派方式。沒想到,村長居然把自己給出賣了。想來這兩年,自己在族長這總是挨白眼,多半也與這事脫不了幹係。
既然事情已經挑明,否認也沒有意義,他隻好點頭道:“大伯說的是,小侄年紀輕,思慮不周之處,您做長輩的還得多擔待著些才是。至於說修祠堂,小侄自然沒有什麼異議,出人出工出錢,都是子孫後輩應盡之責,但是小侄隻有個疑問,這祠堂重修,到底修在哪?是繼續修在大範莊,還是小範莊?”
範長旺站住身子,取出腰間的煙袋,不緊不慢地裝煙,範進不等招呼已經走上前去,取了火石為範長旺點煙。
白色的煙從範長旺嘴裏吐出來,連吸了幾口,才不緊不慢道:“進仔,你這麼問,是想要重定社火?這是你的意思,還是你們村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