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起奏,無事退朝~~~~”小太監尖銳的聲音響徹整個大殿。
“臣有本奏!”戶部尚書趙興率先站出來。
“準奏!”
“皇上,曆來江湖之事,朝廷是不參與的,既然二皇子和柳姑娘情投意合,您也已經賜婚,那他就不能再掌管兵權。臣希望二皇子可以交出兵權,這樣也有利於朝廷和江湖之間的平衡。”趙興是十足的保皇派,昨晚皇上連夜召他入宮,商討卸二皇子兵權一事。皇上的顧慮他怎麼會不懂呢,二皇子功高震主,讓皇上寢食難安,身為臣子的理應為皇上分憂。
“父皇,兒臣也認為二弟不再適合將軍一職。雖然,二弟勞苦功高,但是兒臣相信二弟不是不顧大局之人。”軒轅德當然不會錯過這麼好的機會了。況且,二弟不是勞苦功高,而是功高蓋主。有他把持兵權的一天,豈止父皇一人難安。
“臣等懇請吾皇收回兵權。”朝堂上大部分大臣都跪了下來,顯然他們都是皇上的人,或者是軒轅承德的人。有這樣的一個好機會放在他們的麵前,他們又怎麼會放棄。
“皇兒,眾卿家說的也在理,要不吾兒暫時交出兵權,以後再議。”龍椅上的軒轅傲天假惺惺的說道:隻要兵權到手,他會找機會把它交給德兒,那樣即使他百年之後,德兒的皇位也一樣做的很穩。軒轅傲天打算的倒是挺好。
“回皇上,為了社稷安定,臣願交出兵權。”軒轅耀冷冷的說出這句話,讓所有人楞了一下。軒轅耀的話是告訴所有人,他是為了社稷的安定才交出兵權的。反而把他們這些苦苦逼迫他交出兵權的人,推向不仁不義的邊緣。
他就這樣把兵權交出來了?龍椅上的軒轅傲天也沒想到,這個兵權收回來的那麼容易,讓他有點難以相信,他覺得軒轅耀最起碼也會掙紮一下,畢竟他之所以顧及軒轅耀,也是因為軒轅耀手裏的兵權。不過,無論他再怎麼掙紮,兵權他是收定了。
“好!好!好!哈哈哈,吾兒就是明是非,那回頭朕讓小山子去皇兒的府邸取兵符!”也許隻有此時,軒轅傲天才會想起,軒轅耀也是他的兒子。
“回皇上,臣已經把兵符拿來了。即使趙大人沒有上奏此事,臣也會交出兵符,又怎麼會辜負皇上的一番苦心!”隻可惜,你的苦心苦果隻能自己咽了。軒轅耀毫不留戀的把兵符遞給了太監小山子。小太監拿到裝兵符的盒子很詫異,這個盒子根本沒有拆封,上麵還有當年的封條,沒用兵符,二皇子是怎麼帶兵打仗的?
明顯的封條讓朝堂上的大臣十分詫異,龍椅上的軒轅傲天雙目一寒,聲音冰冷的問道:
“你是在耍朕嗎?”軒轅傲天啪的一聲拍在龍椅上。軒轅耀做了十年的將軍,怎麼會一次兵符也沒用,那他怎麼調兵遣將,這個兵符肯定是假的,膽敢欺君罔上,活得不耐煩了!
“皇上息怒!”一時間,朝堂上所有大臣全跪在了地上。天子一怒伏屍百萬,他們可不想做炮灰。
“皇上息怒!”軒轅耀站在原地,淡淡的說道:
“皇上當初送來兵符之際,臣已經收複了失地。”也收複了軍隊。十二年前他才十三歲,就被軒轅傲天遣到邊關,他(軒轅傲天)以為他(軒轅耀)會死在邊疆,最起碼也是缺胳膊少腿,失去競爭皇位的資格。可出乎意料的是他不但沒死,還做了將軍。就在他被送到邊關的第五年,軒轅傲天不得不承認他的實力,迫於邊關戰士的壓力,封他為邊疆大將軍,隻是那個時候的他已經不再需要兵符,因為他本身就是兵符,鎮守邊關的軍隊早就隻聽他一人調遣,軒轅傲天怕是怎麼都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吧:
“兵符在此,微臣原封不動的還給皇上。”一塊破銅爛鐵而已,他又怎麼會稀罕。他倒要看看軒轅傲天有了兵符,又能拿他怎麼樣。
軒轅耀的話讓軒轅傲天氣的手腳冰冷、怒火中燒:兵符還給朕又有什麼用,現在的軍隊怕是已經不再聽兵符的調遣了吧!軒轅耀,你可真有本事,既然把朕的軍隊,變成自己的軍隊。軒轅傲天氣的牙癢癢,卻不得不示意小太監接過兵符,他都說收回兵權了,軒轅耀也交了兵符,他要是不收回來,不是他言而無信嗎?可他要是收回來,不但沒了名聲,最終的軍權還是在軒轅耀手裏,對他來說百害而無一利。軒轅傲天反複衡量利弊後:
“哈哈哈,吾兒果然深明大義,朕也隻是想看看吾兒的忠心,吾兒果然沒讓朕失望。”皇帝不愧是皇帝,變臉的速度就是快。
逆子!把朕的軍隊吞了不說,堂堂一個皇子,卻從不以“本皇子”自稱,總是“本將軍”“本將軍”的,這擺明是不把朕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