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珊珊思成篇(1 / 1)

珊珊從小就喜歡繡花,最開始的時候跟著村裏的嬸子學習,後來被夏聲聲送到了寧安府蘇夫人那裏。

跟著蘇夫人學了一年之久,因為兩家有一些意見的分歧,珊珊並沒有繼續跟著蘇夫人深造。

後來,陶無忌送來了一位擅長刺繡的李師傅,李師傅的刺繡手藝不比蘇夫人差多少,李師傅最擅長的就是雙麵繡,在他的手下繡出來的所有東西都異常的生動,就連花朵都能引來蝴蝶一般。

珊珊特別喜歡這位李師傅,也很用心的去跟李師傅學習,通過李師傅的耐心指導,幾年之間就學到了李師傅手藝的精髓。

再後來,為了追求更高更完美的刺繡手藝,珊珊走遍了全國各地,與那些刺繡大家切磋,學習她們的手法。

在這過程中,讓她遇到了一位手藝特別好的刺繡大師,而這位刺繡大師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就是他是男子。

他從六歲就跟著他娘學習刺繡,後來又拜了一位手藝精湛的刺繡大師為師,跟著師傅學習多年,如今才滿30,手藝就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時刻了。

在這個時代,男子若是會刺繡的話,可是會被人嘲笑的。

但讓珊珊沒想到的是,竟然有一名男子不顧世人的嘲笑,不顧他人的眼光,毅然決然的學習刺繡,並且做到如今的這個位置。

在珊珊看來,走過這麼多的地方,相識了那麼多刺繡方麵的大師,此男子的手藝是最好的。

他的手法靈活,猶如舞者在跳動。

他手中的繡針仿佛有了生命,穿梭在細膩的綢布上,留下一道道精美的線條。

還有他的刺繡作品,無論是繁複的圖案,還是細膩的線條,都栩栩如生,仿佛能從布料中跳出來。

最主要的是他為人謙和,對於任何人想要與他探討刺繡上麵的手藝,都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珊珊同他相處了幾個月之久,幾乎每天兩個人都會探討刺繡方麵的手法,時間長了,難免日久生情。

郎有情妾有意的情況下,兩個人很快就成了婚。

珊珊成婚那年21歲,在這個時代來說,算是很晚的了,但是她能找到兩情相悅之人,那比什麼都來的值得。

婚後兩個人一直都甜甜蜜蜜的,並且合手創辦了聞名全國的錦繡坊。

錦繡坊中不止招收女子為徒,想要學習刺繡的男子亦可進入。

一時之間,讓錦繡坊在全國揚了名。

珊珊婚後的第三年,生下了一個女兒,兩個人再也沒有其他的孩子。

但好在他們兩個,以及兩人的家庭都不是重男輕女之輩。

對於珊珊的這個女兒也都是極盡疼愛的。

他們的女兒同樣繼承了他們的刺繡手藝,這一生也沒有任何遺憾。

……

思成是家裏年紀最小的一個孩子,夏聲聲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思成剛剛四歲。

一直以來的營養不良,讓思成有些頭大身細的。

但好在年齡還小,最後是調養了過來。

按說過苦日子,思成是過得最短的一個了,後麵的日子越來越好,思成也是從來都沒有對錢有所擔憂過。

所以自小的性格正比其他的兄弟姐妹要開朗很多。

活的也更肆意妄為一些。

從小不喜歡讀書,也不喜歡練武。

夏聲聲雖然沒有逼迫他一定要把這兩樣學好,但是該他這個年紀學的一樣沒落下,隻不過不精通罷了。

思成也不算一事無成,最起碼他對做生意還是挺有興趣的。

從小先把自己家的生意吃透,又在寧安府跟著幾名生意場上的老手學習了幾年。

後來又被陶思緣帶在了身邊。

陶思緣對思成可謂是傾囊相授,一點都沒有藏私。

思成在幾個兄弟姐妹之中,成婚算是早的了。

因為一直跟著陶思緣,難免會時常在陶家進進出出。

一次,陶夫人的表妹在陶家小住的時候,恰巧碰到了跟著陶思源外出剛剛歸來的思成,兩個人就此產生了情愫。

那個女孩的家裏沒有什麼太大的背景,但也是不愁吃穿的。

兩家人也算是門當戶對,所以在兩個人相識一年多以後,就成了婚。

思成在成婚之後,沒有,在跟著陶思緣東跑西顛,而是開始努力發展酒樓的生意。

多年的經驗累積讓他做起生意來得心應手。

再加上有幾個哥哥的幫助,以及陶家的人脈,十幾年間就把生意做遍了全國。

為了家裏的生意,能夠有人繼承,有人發揚光大。

思成夫妻兩個先後生下了六個兒子,連成串都快趕上葫蘆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