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天人星域”,位於“眾神星域”之南,由天人族族主守護天人尊統領;
一為“魔神星域”,位於“眾神星域”之西,由毀滅神族族主毀滅魔神尊統領;
一為“法神星域”,位於“眾神星域”之北,由混沌神族族主混沌法神尊統領。
一為“聖域”,位於“眾神星域”的中央,本來是由神主坐鎮,但是神主消失後聖域各自為政,但是總算還一致對外,因而,成為第五股勢力。
除去聖域外,天下四域,連年交戰,哀號遍野。四域之戰,連綿萬載,血流成河。
“聖域”中,自眾神之主玄黃消失後,聖域之內的一百零八個神族亦各自自立,彼此也不時交戰,因此聖域之中一片混亂。萬幸神主雖去,神威仍在,聖域雖亂,但也沒有出現太大的戰禍。
及至天下五分之時,創世天神尊、守護天人尊、毀滅魔神尊和混沌法神尊無不對聖域垂啖三尺。紛紛插手聖域之事,聖域內各種矛盾頓時被激化,醞釀成了聖域內第一場空前的大戰——“聖域之戰”
眾神紀元,逍遙世紀,玄黃時代:神曆八十萬一千三百五十年,“聖域之戰”終於爆發。
當是時,天下有被封的尊、皇、帝中有四尊,兩百皇、五千帝。其中有四尊,一百九十七皇、四千九百四十七帝都參加了這場“聖域之戰”,戰況異常激烈,聖域之內除了聖山滅神峰以及滅神峰周圍拱衛滅神峰的十六天城外,所有一切都全部都被毀滅。
“聖域之戰”接近關鍵時刻之時,滅神峰放出萬丈毫光,籠罩著整個聖域,當年由第一任眾神之主逍遙神主加注入滅神峰中的“神主領域”全部發動,位於領域內的眾神絕大部分都向他底下了高貴的頭顱。而“封神之台”,更是離地而起,化成“誅神之刃”,對那些縛於頑抗的眾神進行格殺。
結果,“聖域”內參加“聖域之戰”的眾神中有近一半的大神包括四神尊在內全被“誅神之刃”斬殺,其餘眾神雖未被誅殺,修為和實力更是大減。更為嚴重的是“封神之台”加注入被封的眾神體內的“逆天聖力”被剝奪,而“封神之台”也化為“誅神之刃”後就消失不見。
自此,眾神不能受封,他們必須獨自對抗“四九神劫”和“生死神劫”,而沒有“逆天聖力”幫助的眾神不僅修為和境界提升得都很緩慢,而且許多神都在“四九神劫”和“生死神劫”下命歸黃泉。
“聖域之戰”後,天下眾神無神敢對“聖域”生出半點懈怠之心,“聖域”也在那些忠於眾神之主的神領導下歸於一統。而天下五域在“聖域之戰”後,實力大損,在“聖域”的提議下,有了天下五域在聖域中的會盟。
滅神封上,五域會盟。眾神盟約:萬年一會,誰能稱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