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門主(2 / 3)

而每當他到年老之後,就會假意和家人說自己要老死在山野之間,然後帶著自己兒子中,最酷似自己的一個出去。找了個隱蔽的地方,偷偷服用‘不老’藥,變成年輕人後,就殺死了自己的兒子,再回到家族中,說父親已經死了並埋葬了。

就這樣,秦始皇一直活到了今天。已經建立了一個強大家族企業。

但他無時不刻不在尋找著盧生的下落,想要奪回那‘長生’卷。

而盧生也帶著‘長生’的殘卷,和他的家人躲進了貴州的山林裏。他知道自己受了傷,活不過一個月,於是趕緊研製長生不老藥,他本來就是一個術士,煉製藥物雖然有點困難。卻也不在話下,吃了之後。他卻發覺自己沒有一點變化,便懷疑那藥沒有用。

沮喪之下,他開始等死。可等幾個月,他卻還一直活的好好的。那傷口卻還在,身體始終是受傷的樣子,死不掉,也恢複不了健康。

這才懷疑是那服藥起了效果。明白這服藥是長生不老中的,長生,可以永生不死,卻無法恢複健康年輕,永遠拖著他服藥時的那具年邁的軀體活著。

猜到這一切的盧生,於是在家族駐紮在山林的營地後山處,設立了一個禁區。

然後告訴族人,他要立下規矩,族人必須遵守,而且告訴他們,有一個強大的敵人一直在尋找他們並想要殺死他們,想要活下去,就必須遵守他的規定。

盧生還是為族人著想的,生怕萬一被秦始皇的人找到後,會有滅頂之災。

第一個規定,族人不允許離開這個村子。

第二個規定,後山禁區不允許族人進入。

第三個規定。在後山禁區中有一個可以讓他們避免一死的寶物,隻有在危難時刻才可以去後山把寶物拿出來,而這個寶物,正是點龍圖。族長必須在每個月的頭一天帶著食物去後山供奉那個寶物。

第四個規定,族長死後的屍體,由下一任族長帶去後山禁區中安葬。

可沒想到,秦始皇的人一直都沒找到他們,於是這個東西便一直放在後山裏麵。

盧生假死便藏到了後山中,獨自生活。靠著族人供奉的食物,還有後山的一些野果動物活到了今天。

於是,秦始皇和盧生都用了不同的方式一直生存到了現代。

在這期間,盧生也曾經偷偷跑出去打探消息,卻得知秦朝已經滅亡,劉邦成了皇帝。

但他知道,秦始皇有了那半副藥,肯定也沒死。

與此同時,潛藏著的秦始皇也知道,盧生也還活著。

兩個人在兩千年裏互相尋找著對方,都在思量奪到對方手中的那半卷藥方。

後來,盧生一家所藏的山林,由於各個時代的山林開拓,到清朝的時候,因為他們藏在貴州的那座山發生了一場小地震,他們才被發現,於是開始重新回到了人類社會,但因為這個地方依舊很偏僻,連朝廷都懶得來管,說是讓他們執行剃發令,但清兵一走,他們又把鞭子給剪了,清兵後來知道了,卻嫌這個地方偏僻,管理不方便,便也不管了。他們便繼續過著半隱居的生活,與外界還是沒有多大的融合,並繼續維持著盧生的祖訓,族人不得輕易進入後山禁區,不得離開這個山林村子,隻有族長可以在每個月帶著食物送去後山供奉,而族長在年老死去後,才可以被下一個任族長帶著前任族長的屍體送去後山。

到了民國的時候,盧生家族中出了一個年輕人,這年輕人既聰明,又強壯,是年老族長看中的下一任族長。

後來,老族長死了,他帶著老族長屍體去後山的時候。突然很好奇,那個一直供奉的寶物是什麼,便去看了一下,誰知一看就著急了,然後起了貪心,便把點龍圖拿了出來,帶著它連夜逃出了貴州山林。

村子裏的人第二天發現了這個事情,都是又氣又急,卻都不敢違背祖訓走出村子,隻得蔫蔫作罷。

那年輕人逃出去後,靠著祖上流傳下來的風水書,(盧生曾經是燕國術士,也動點風水玄學,有幾本記載著推斷風水的書,這幾本書都代代相傳給下一位族長,而這個年輕人就是最有聲望成為族長的年輕人,但他不甘心在這個地方做族長,於是帶著這幾本書跑了出去。),開始有聲望。

可沒多久,全國解放了,年輕人看情況不對,便隱姓埋名,然後換了地方後,便加入了浩浩蕩蕩的革命熱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