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氣質、性格特征的人,對於失戀也各有不同的情感態度和解脫方式。失戀對於一個活潑型、多血質的人來說,可能比較容易接受。當猝遭失戀之錘重擊時,他或許會非常敏感地作出反應,情傷意悲,不能自控。但他能很快使自己從痛苦的情緒中解脫出來。而安靜型、粘液質的人,情感內向、反應緩慢,無論遭受何種打擊,他都能鎮定自若。這種人精神上穩定、有自製力,但對於確定的目標卻難以轉移。因此,雖然失戀很難對他們的生活信念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但會給他們留下長久的心理隱痛。膽汁質的人,失戀很容易引起他們情感的衝動式反應,因為他們的性情暴烈,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容易偏激。而抑鬱質的人,性格孤僻、情緒反應遲緩,但對情感體驗深刻,善於體味別人不易覺察到的細膩情感,因此失戀會使他們的心境更加暗淡,會使他們的生活態度更加消沉,甚至會促使他們走向自我毀滅的境地。
在此,我們尤其要反對那種失戀後即自我毀滅的做法。《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說過:“個人問題、戀愛問題,在我的思想裏所占的地位很小……即使失戀一百次,我也不會自殺。”失戀雖然使貝多芬付出了昂貴的情感代價,但是他的情感卻在神聖的音樂中得到了升華。失戀也曾使羅曼·羅蘭陷入情感的困境,但《約翰·克裏斯朵夫》卻是他在困境中潛心發奮的結晶、失戀能毀滅人,也能造就人,關鍵在於你如何對待這一問題。
冷靜分析失戀原因,能夠為我們提供一條消除失戀鬱悶的理智途徑,但除了理智分析以外,我們還可以用別的方法來消除失戀的陰影。
不少人在失戀以後,情緒沮喪,悔恨、遺憾、憤怒、惆悵,失望等會接踵而來。要減輕心頭壓力,不能靠長期緘默不語,那有可能使痛苦沉積,嚴重的還會導致精神抑鬱症,而要靠適當的宣泄。選擇一個適當的場合與他人,如家人、朋友、老師、同事等一吐苦衷。你對他們充分地信任,他們是你傾訴心聲的對象。你盡情地訴說自己的委屈和不平,他們往往會給你鼓勵的目光、同情的語言、中肯的建議和客觀的分析,而且,經過訴說你也會感到心裏痛快了許多、舒坦了許多。當然,也可以把心中的鬱悶之情傾瀉於筆端,甚至可以關門痛哭一場。在這裏,宣泄也要注意“適度”,無休止的嘮叨反而會使人更加消極和頹廢。大哭大痛之後應大徹大悟,展現的應是一個全新的自我。
失戀後,最重要也是最積極的辦法就是努力工作,熱情地麵對生活,以各方麵的成就來補償情感的損失。從這一角度來說,失戀也具有其積極的意義。德國大詩人歌德在23歲時深深地愛上一個叫夏綠蒂的少女,而這位少女已經“名花有主”。失戀的痛苦使歌德一時不知所措,但他很快就埋頭寫作之中,創作出傳世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的成功,就在於及時地以工作熱情填補感情上的失落。
再者,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忘卻那段經曆。每個人都有記憶,然而記住什麼、回憶什麼卻可以選擇。失戀後,我們不應再去回憶過去歡快甜蜜的時光,那隻會使心情更加沮喪!有些美好的東西是需要沉澱,需要塵封的,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失戀對於一個有著成熟健全人格的人來說,隻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挫折。麵對失戀,他們能夠做到失戀不失誌,失戀不失德。萬不可有什麼報複心理,那隻能是害人害己。寬容,是失戀者的美德。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不能隻為了愛,盲目的愛,而將別的人生要義全盤疏忽了。”
莎士比亞也曾說過:“當愛情的浪漫被推翻以後,我們應該友好地分手,說一聲‘再見’。”因為人是往前走的,痛苦終將過去,陽光雨露、鳥語花香,這些都不曾從生活中抹去,走出這片陰霾,重樹對生活和愛的信心,你會得到心靈的重生。與此同時,你會發現,痛苦能使你眼界開闊,感受加深,以及對自己的感知擴大。你還會發現自己已經擺脫了自我憐憫、急躁的束縛,從而可以重新開始無拘無束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