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節(1 / 2)

淡,話中的真誠卻誰都能感受到,“如今正是陛下心中有傷的時候,您作為孝子,絲毫不關心,反倒去搶陛下碗裏的飯,您若是陛下,您會怎麼想?”

五皇子心中一凜,竟出了一聲冷汗。相比急躁,倒不如說是狂傲。

二皇子被幽禁,三皇子遠在西北,奪位的皇子一個少過一個,他如今機會漸長,作為嫡子,作為在朝中最有擁躉的皇子,他畢竟修煉還不夠完美,竟漸漸步上了二三皇子的後塵。

這是最關鍵的時候,他怎麼能在這個節骨眼出岔子呢!

於是他隻能眼睜睜看著那些空缺官位一個個消失,這讓他實在是心疼的很,就這麼連續疼了好幾日,才略帶憔悴地進宮,在皇帝麵前將真、孝、純演到了極致。

他走後,昌源帝問起身邊人:“五皇子最近有何動作?”

身邊人答:“暫時隻在觀望,還未有動作。”

昌源帝滿意點頭:“是個聰慧的好孩子。”

朝堂風雲四起,此消彼長,但都維持在一個穩定中,無論如何,始終是皇權在上,皇子們隻是小打小鬧而已。

昌源二十七年,又一年春天到來。春日還未過,昌源帝的身體陡然虛弱惡化,短短幾月,竟連站都站不起來了。

身體的惡化讓昌源帝疑心病升到了極點,今日訓大皇子,明日罷五皇子派的官,後日又打壓六皇子外族。

大皇子不耐這些,找了個理由直接去了疆邊,昌源帝得知後,氣的直接下令收了大皇子兵權,但大皇子我行我素,兵權是順利上交了,人卻一直沒回來。

五六兩位皇子侍奉在昌源帝左右,但誰親誰疏一目了然。

六皇子外家強盛,母妃卻相貌一般,不為昌源帝所喜,六皇子從小便與昌源帝不熟不親,於皇位也沒什麼想法,對待昌源帝,自然就免不了敷衍些,能省事就省。

而五皇子盡心盡力,知冷知熱,兩相對比,對五皇子滿意的同時,昌源帝內心也起了一絲酸澀。

做了幾十年皇帝,到頭來竟隻有這一個兒子真心實意守在身邊。

回想前五十幾年,從戰戰兢兢的皇子時期,到殺伐決斷的皇帝時期,親緣,好像從來都不屬於皇家。

在這消極的想法中,五皇子的一番赤誠之心,就更顯稀缺。

昌源二十八年春,喪鍾敲響,昌源帝駕崩,五皇子毫無疑問登上了帝位。

之後除了三皇子遠道而來,怒斥他居心險惡,被他壓著向昌源帝的棺木行了禮,送回西北後,再無令五皇子不喜的人與事出現。

他站在父皇棺前,回想起他臨死前,昌源帝那番難得父愛瑩瑩的話:“日後,無論你的兄弟做了什麼錯事,你都不準奪他們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