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簡述建築設計的程序。簡述裝配式裝飾裝修設計流程。
【答案】(1)一般可分為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專項設計階段。
(2)宜按照技術策劃、方案設計、部品集成與選型、深化設計四個階段進行。
第2章 主要建築工程材料的性能與應用
【問題2】鋼結構防火塗料施工的方法有哪些?簡述常用的保溫隔熱材料。
【答案】(1)噴塗、抹塗、刷塗、塗、刮塗等
(2)聚氨酯泡沫塑料,改性酚醛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岩棉、礦渣棉製品玻璃棉製品,中空玻璃微珠保溫隔熱材料。
第3章 建築工程施工技術
3.1 施工測量
【問題3】大中型的施工項目,測量人員從進場測設到形成細部放樣的平麵控製測量成果需要經過哪些主要步驟
答案】應先建立場區控製網,再分別建立建築物施工控製網,測設建築物的主軸線,進行建築物的細部放樣。
問題4】哪些對象在施工期間應該進行變形監測?
【答案】在施工期間應對以下對象進行變形監測: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或軟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的建築;安全設計等級為一級、二級的基坑;長大跨度或體形狹長的工程結構;重要基礎設施工程;工程設計或施工要求檢測的其他對象。 速記:甲乙一二長大要對象。
【問題5】建築變形測量采用的統一時間基準是什麼?民用高層建築沉降觀測周期和時間要求有哪些?
【答案】(1)公曆紀元、北京時間作為統一時間基準。(2)沉降觀測的周期和時間要求有:在基礎完工後和地下室砌完後開始觀測;民用高層建築宜以每加高 2~3 層觀測1次;如建築施工均勻增高,應至少在增加荷載的 25%.50%、75%、100%時各測1次。施工中若暫時停工,停工時及重新開時要各測1次,停工期間每隔 2~3月測1次。竣工後運營階段的觀測次數:在第一年觀測 3~4 次。第二年觀測 2~3次。第三年開始每年1次,到沉降達到穩定狀態和滿足觀測要求為止。
【問題6】建築變形測量精度分幾個等級?變形測量基準點分哪兩類?其基準點設置要求有哪些?
【答案】(1)變形測量精度等級分為:五級(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2)變形測量的基準點分為:沉降基準點和位移基準點。
(3)基準點設置要求:特等、一等不少於4個,其他等級不少於3個;沉降基準點形成閉環。
【問題7】對不同期測量,規範的具體要求是什麼?
【答案】對不同期測量,應采用相同的觀測網形、觀測線路和觀測方法,並宜使用相同的測量儀器設備。對於特等和一等變形觀測,尚宜固定觀測人員、選擇最佳觀測時段,並在相近的環境條件下觀測。
問題8】變形監測點的點位布置有哪些要求?
答案】變形監測點的布設應根據建築結構、形狀和場地工程地質條件等確定,點位應便於觀察、易於保護,標誌應穩固。
【問題9】簡述基坑邊坡頂部變形觀測點和土體深層水平位移監測點的設置要求。
答案】(1)基坑邊坡頂部變形觀測點沿基坑周邊布置,周邊中部、陽角處、鄰近被保護對象的部位應設點;監測點水平間距不宜大於 20m,且每邊監測點不宜少於3個,水平和垂直監測點宜共用同一點。
(2)土體深層水平位移監測點宜布置在圍護牆的中間部位、陽角處及有代表性的部位監測點水平間距 20~60m,每側邊不應少於1個。
問題 10】施工水平位移觀測的周期和時間要求有哪些?傾斜觀測的周期和時間要求有哪些?如何判定建築沉降達到穩定狀態?
【答案】(1)水平位移觀測的周期,在施工期間可在建築每加高2~3層觀測1次,主體結構封頂後每 1~2月觀測1次。
(2)傾斜觀測的周期宜根據傾斜速率每 1~2月觀測1次。
(3)建築沉降達到穩定狀態,可由沉降量與時間關係曲線判定。當最後 100d 的最大沉降速率小於 0.01~0.04mm\/d 時,可認為已達到穩定狀態。
【問題 11】變形測量發現異常情況後,第三方測量單位應立即采取哪些措施?哪些異常情況應立即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