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靈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1 / 3)

此書一開書,你映入眼簾的便是一首詩,寫的很工整也通俗易懂,前麵的好解釋,有趣的是最後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這裏的‘會’和‘元’就是下麵介紹的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一元又分為十二會,想知道一會是多少年就自己去除吧。這個‘會元’不是‘彙源果汁’,它表示時間,更應該算是輪回的意思。

再看後麵的這個‘釋厄傳’,很多人說釋就是放下,厄就是苦難,連起來就是放下苦難,但這麼說有點說不通,因為感覺簡單大致的看一遍西遊記後,要用一個字表示的話就是——‘幹!’老吳寫了那麼多章節基本一直在幹仗——鬧天宮時孫悟空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取經更是變成了奉旨‘殺人’,雖然帶個累贅,但也是大殺四方,能弄死就弄死,弄不過就找人弄!而且取經之路八十一難一難都不能少,也躲不過,所以不應該是放下。

那不是放下,把釋解成除掉可不可以?要說除掉了所有苦難這個可以說的通,可古詩是很有聯係的,如果整句話解釋成‘要想知道輪回的事就要除掉所有苦難’這聽起來不像話。但要是把釋字說成是解說,解釋,應該說的通。就是說事出有因,萬事有因必有果。聯係前麵就是說‘要想知道造化所帶來的因果報應,就看西遊這段故事為您闡述本質的根源’。所以可以說西遊記更注重的是強調因果報應。正是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開篇的詩結束了就是介紹天地之數,順便解釋了一下‘混沌’的概念。然後就是天開於子,地辟於醜,人生於寅什麼的。原文裏有句‘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蒙而萬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歲,交亥會之初,則當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而複逐漸開明。’這裏‘萬物否矣’的否應是卦象否卦——天地始交,萬物始生之象。從這裏應該看出來,作者描述的世界不是隻混沌一次,而是反反複複的由混沌到天地生成,然後又歸於混沌。就算是有無相生的一種理念吧。後麵還有證據證明確實混沌不是一次的。

這其中也加了邵康節說的話,‘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這裏有很多分歧,有人說天地不仁怎麼能有心?又何必去改?其實天地雖然不仁但並不是無心,乃是以正為心,不偏不倚,所以無改移。又有人說這個一陽初動處乃是道家活子時修煉的一陽生,邵康節是易學大師他的話怎麼解釋都不過分,可老吳用在這裏隻是寫陽初生而萬物欲生而已。

氣勢恢弘的說了這麼多就開始介紹這位超級出名的猴子了!開頭一頓大氣磅礴的渲染,先是花果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後麵又稱山頂上這塊仙石按著周天、節氣、九宮八卦生長,受天地靈氣,收日月之精華;四周什麼破樹爛草我都不讓你長,隻可以長靈芝,真個是不可謂不奇,不能說不貴!然後這位仙胞哥哥有些按耐不住寂寞便燃燒小宇宙般產下一石卵,它開始是球的,這個很重要!球是圓的,圓乃輪回,無始無終,周行而不殆之意,也應了前麵輪回之說。

這個小球球讓風一吹就變成了石猴,這裏有兩點,為什麼讓風吹?又為什麼是隻猴?風能引生機——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為什麼是猴?當然有人會說,如果產一驢你也問為什麼是驢。但我認為這個猴應該也是特指的,就是‘心猿’。道家修煉常有‘心猿意馬’之說。當然這個說起來很麻煩,以後書上再提到,我再詳細說明。

再說這個猴子,這個石猴剛開始出現就很牛逼,眼運金光,射衝鬥府給玉皇大帝都驚動了,當然隻是驚動,不是驚嚇!後來千裏眼和順風耳稟報不過是個下方天地精華所生之物,玉帝也不去鳥他。

小石猴出生後開始了自己二逼似的遊蕩生活,這段日子他很逍遙,而且厲害!他厲害之處就在於能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當然了,他是石頭做的,虎狼也沒有吃他的牙口,可所有動物能和他在一起而不反感這就有種《道德經》中‘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的感覺了。這個時候石猴應該就是一個道體,像是道教中的複歸嬰兒的感覺!

不知道過了多少年,一天天氣炎熱,群猴在一起避暑搞基,玩嗨了後它們看到一股水,準確的說是很氣派唯美的瀑布。

“好水!這水直通大海,哪個有本事的鑽進去還沒受傷的,我們就封它為王!”喊了三聲,石猴便跳出來了“我去!”

隨後又是一首詩,而且最後是‘有緣居此地,王遣入仙宮。’為什麼是王遣?意思是孫悟空學道和成仙不是偶然還是個必然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