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拜師終南(1 / 3)

郭靖這日一清早起來,帶備銀兩行李,與大師父、妻子、女兒、武氏兄弟別過,帶著楊過,乘船到浙江海邊上岸。郭靖買了兩匹馬,與楊過曉行夜宿,一路向北。

進入蒙古境內後,郭靖因少年時曾在蒙古軍中做過大將,隻怕遇到蒙古舊部,招惹麻煩,便將良馬換了兩匹極瘦極醜的驢子,身上穿了破舊衣衫,打扮得就和鄉下莊漢相似。楊過也穿上粗布大褂,頭纏了一塊青布包頭,跨在瘦驢之上。這驢子脾氣既壞,走得又慢,楊過在道上整日就是與它拗氣。

這一天到了樊川,已是終南山的所在,兩人一路上岡,中午時分到了岡頂的一座廟宇。郭靖見廟門橫額寫著“普光寺”三個大字,當下將驢子拴在廟外鬆樹上,進廟討齋飯吃。廟中有七八名僧人,見郭靖打扮鄙樸,神色間極是冷淡,拿兩份素麵、七八個饅頭給二人吃。

二人吃飽喝足,便沿著山道向重陽宮行去。剛走兩裏多路,忽然從樹上跳下兩個中年道士,攔住二人去路。左手的胖道人問道:“你們是什麼人?來終南山有何貴幹?”郭靖見二人縱躍之時,使得正是全真教的金雁功,便知二人是重陽宮的道士。抱拳行禮道:“兩位道兄請了,在下郭靖,是丘真人的弟子,意欲上山拜見,相煩指引。”右手那瘦道人斜眼細看郭靖時,見他濃眉大眼,神情樸實,一身粗布衣服,就如尋常的莊稼漢子一般,實無半點異樣之處,那裏肯信他的話,冷笑道:“郭大俠名聞天下,是桃花島黃老前輩令婿,豈能如你這般模樣?快快下山去罷!”

楊過不願耽誤時間便向郭靖道:“郭伯伯,你使一套全真劍法,給兩位叔叔看看。不就一切都明白了。”郭靖正在想怎麼讓二道相信自己,聽到楊過的話笑道:“還是過兒聰明。我這就演練劍法,請兩位道兄指教”當下撿起一截樹枝,練了一套劍法。隻見他右手一揮連刺二九一十八劍,每一劍都是一分為三,刺出時隻有一招,手腕抖處,劍招卻分而為三。正是全真絕技‘一劍化三清’。二道自然識得,看後大吃一驚,便知郭靖所言不假。趕忙行禮道:“全真教長生真人座下柳誌清,孫誌海見過郭大俠!我二人見識淺薄,不識尊顏,請郭大俠見諒!”郭靖聽說他們是長生子劉處玄的弟子,趕忙帶著楊過回禮。當下便由胖道士柳誌清

引著二人向重陽宮走去。郭靖見路上布滿了明樁暗哨,心中奇怪便問柳誌清道:“柳師兄,不知山上發生了什麼事?為何戒備如此深嚴!”柳誌清回道:“哎,丘真人得到消息說,今日蒙古王子霍都,為了向我教後山禁地的龍姑娘求親,糾集一幹邪魔外道要攻打我重陽宮。所以命令我等嚴加戒備。”郭靖還待再問忽見遠處濃煙滾滾,隻聽柳誌清驚道:“不好,是重陽宮失火了,敵人可能已經攻上去了”說著竟然不顧郭靖二人,向失火的方向奔去。

郭靖擔心“全真六子”的安危,背起楊過用起九陰真經中的輕身提縱術,如脫韁的野馬向重陽宮飛奔而去。轉過山道,眼前是個極大的圓坪,四周群山環抱,山腳下有座大池,水波映月,銀光閃閃。池前數百奇裝異服的武林人人士正在圍攻百來個道人,這些道人都是黃冠灰袍,手執長劍,劍光閃爍耀眼。郭靖定睛細看,原來群道每七人一組,布成了十四個天罡北鬥陣。每七個北鬥陣又布成一個大北鬥陣。自天樞以至搖光,聲勢實是非同小可。兩個大北鬥陣一正一奇,相生相克,互為犄角。對陣數倍之敵,竟然守中有攻,端是了得。

忽聽得鍾聲鏜鏜響起,正從重陽宮中傳出。鍾聲甚急,似是傳警之聲。當下展開身法,一步兩丈,片刻之間已奔到重陽宮中。但見後院火光衝天,前院卻安然無恙。廣場上四十九名全真弟子結成了七個北鬥劍陣與上百名敵人相抗。郭靖待要喝問,卻聽得殿中呼呼風響,尚有人在裏相鬥。從拳風聽來,殿中相鬥之人的武功又比外邊的高得多。他從牆頭躍落,斜身側進,東一幌、西一竄,已從三座北鬥陣的空隙間穿過去。群道大駭,紛紛擊劍示警,隻是敵人攻勢猛惡,無法分身追趕。

大殿上本來明晃晃的點著十餘枝巨燭,此時後院火光逼射進來,已把燭火壓得黯然無光,隻見殿上排列著七個蒲團,七個道人盤膝而坐,左掌相聯,各出右掌,抵擋身周十餘人的圍攻。

郭靖不看敵人,先瞧那七道,見七人中三人年老,四人年輕,年老的正是馬鈺、丘處機和王處一,年輕的四人中隻識得一個尹誌平。七人依天樞以至搖光列成北鬥陣,端坐不動。七人之前正有一個道人俯伏在地,不知生死,但見他白發蒼然,卻看不見麵目。郭靖見馬鈺等處境危急,胸口熱血湧將上來,也不管敵人是誰,舌綻春雷,張口喝道:“大膽賊子,竟敢到重陽宮來撒野?”左手見龍在田,右手亢龍有悔將四名敵人當場擊飛出去。敵人見他一上手連傷四人,不由得大為震駭,一時無人再敢上前邀鬥。馬鈺、丘處機、王處一認出是他,心喜無已,暗道:“此人一到,我教無憂矣!”

郭靖無視敵人,放下楊過,跪下向馬鈺等磕頭,說道:“弟子郭靖拜見。”楊過也有樣學樣,跪下磕頭道:“楊過,拜見各位師祖。”。馬鈺、丘處機、王處一微笑點頭,舉手還禮笑道:“靖兒請起,十餘年不見,你功夫大進了啊!這個少年是你弟子嗎”郭靖站起身來,道:“不,這是我義弟楊康的遺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