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乘熱氣球降臨的夏娃(3 / 3)

“我不管你擔心什麼,”他激動地揮了一下手,“我們兩個都必須在這兒。”

不知道是我們的矛盾被她發覺了,還是我們兩個的刻意躲避、推讓使夏娃惱怒,也或者她已經厭倦了這沉悶的地方。有一天,她收拾好行李,登上了她的氣球。除了她帶來的兩本書外,她還帶走了一本由我們共同贈送的圖書館藏書 – 《修道院紀事》,因為在她未來記憶裏,這地方想必就像個修道院一樣沉悶,我們兩個就像僧人,這個名字至少能使她產生一點兒對這裏的聯想。我們在上麵鄭重簽上名字,並注明書的出處 - “空中圖書館”。

當夏娃的熱氣球慢慢在視線中消失時,我們都暗自神傷。一個女人的離去能帶走一個地方大部分的生機,安靜得枯寂的生活又恢複了。我開始懷念那些漫天飛舞的羽毛,被我冷嘲熱諷的顛三倒四,我滿懷趣味的回味它,因為它而發笑。有時候,一個使你發笑的女人帶來的快樂遠超過那些僅僅令你垂涎其美色的女人,因為這種快樂不是短暫的,而是曆久彌新;不是在你眼前閃動,而是儲藏在心裏。當快樂來到時,它就像一股泉水突然從心裏迸出,流淌到你的全身各處,使每一塊肌肉和每一根汗毛都得到甘甜。

但我們沒有多久的時間沉浸懷念中,因為第一批地球觀光客很快就光臨了。當我們像兩個酒店堂倌兒一樣為他們推開圖書館的大門、並垂手立在兩邊觀看他們魚貫而入時,我們就知道新的災難開始啦。

事實上,圖書對他們來說和一疊白紙沒有任何區別,他們的興致是衝著這個懸在空中的球體來的,他們把這裏當作帶小畜牲們看新鮮的新型遊樂場。但這些人顯然把圖書當成了此地唯一的紀念品,他們偷書、撕頁,把這些東西帶回地球向親戚朋友炫耀,證明“老子到此一遊”,畢竟地球上已很難見到書了。

當盜竊行為泛濫得難以容忍時,我們向管理部門要求安置防盜裝置,但沒想到這給圖書館帶來了更大的麻煩。遊客代表組織索性向管理部門提出申請,要求允許地球遊客從空中圖書館借書,因為圖書館是屬於大家的,納稅人的錢維持著它,它存在的意義就是向大家提供借書服務。他們贏了。於是,觀光客堂而皇之地帶走他們的“紀念品”,從此一去不返。我們又申請在地球上開辟一些書籍回收點,但這個申請被無限期擱置了。理由是,沒有那麼多地方和人力來管理書的事情。

每一次地球的觀光客來,圖書館都要麵臨一次洗劫。他們把書帶走了,我們知道很快這些書就會被丟棄。小H說,他們正在變相地銷毀這座最後的圖書館,但這一次沒有慘烈的銷毀儀式所引發的同情,一切都合法地悄然進行,就像巨大的寶藏正經由一個看不見的漏洞被吸入一個深淵。這一次我們無計可施,徹底絕望。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最喜愛的書偷偷運送到我們的房間裏,但做這件事也異常困難,當你選擇把一套書藏起來就意味著留下另一些書麵對永久失傳的危險,這個時候不怎麼讓人好受。最後,我們的房間裏堆滿了雜亂無序的、高到屋頂的書,一旦倒塌,就會把人砸死。但我們深知,這些被搶救出來的書不及館中書籍的萬分之一。我們今天發現失去了整套的馬基雅維裏,三天後又遺失了黑格爾。然後,不可避免的,休謨、盧梭、馬克斯?韋伯……觀光客似乎特別喜歡裝訂精美厚重的古代思想家和曆史學家的全套書 - 那種他們最不可能讀的書,因為這些書足夠分量,讓他們感到不虛此行,反正他們能夠托運回地球。

每個觀光客都參與到銷毀圖書的遊戲中來,來來往往、樂此不疲。痛苦不像打在頭上的一記悶棍,而像那種古老的淩遲酷刑,一刀刀有節奏地割下去。這個小星球已經不屬於我們,也不屬於書籍,它是地球人最後的尋歡作樂場所。在地球伸出的枝杈之上的這片葉子上,孤獨、潔淨再也沒法存活了,連果樹也因為過多的垃圾而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