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天的,一大清早兒,王月華看見老伴拎著兩隻巴掌大的小王八回家,氣兒就不打一處來。
老伴根本看不見王月華擰巴的眼神兒,一路上叨叨咕咕,連說帶笑地就進了客廳,一邊忙著找家夥一邊說著:“我說你們倆小綠豆兒啊,今兒個遇見我,你們可是碰上貴人嘍!我這就給你們安個家啊,往後啊你們就享福啦……”
王月華拿著笤帚橫在老伴跟前,怒目而視。老伴無視,繼續忙活著,一手托著倆王八,一手掀開茶幾上蓋著的桌布,低頭貓腰鑽進去找東西。王月華這個氣啊,衝著老伴撅起的屁股就是一腳,一邊踢一邊吼:“孟凡樹!你幹什麼呢?”
孟凡樹對這一腳沒準備,“撲騰”一下子跪在了地上。畢竟小六十歲的人了,膝蓋磕在方磚地上還真挺疼。他一邊揉著膝蓋,一邊把腦袋從茶幾裏拿出來看著王月華,咧著嘴說:“你輕點兒
啊!我這不是找東西呢嘛!”
王月華指著那倆王八,說:“這是什麼?你又往家倒騰什麼?”
孟凡樹嘿嘿一樂,說:“這個!這是我早上見義勇為救下來的!”
王月華更氣了,說:“你對倆王八見義勇為!你別挨罵了!說,哪來的?”
孟凡樹保持著慢悠悠的好脾氣,樂著說:“早市上救的嘛!要不是碰見我,路口開飯店的小老板兒就給買走,回家燉湯去嘍!”
王月華氣得一屁股坐在沙發上,說:“那你多少錢給救回來的?”
孟凡樹討好地往老伴身邊也是一坐,還是樂著說:“不貴不貴,才二百。開始跟我要五百來著……”
王月華把笤帚一扔,開始嚷嚷:“孟凡樹!你大款是吧?這國家好人都死絕了,就等你當雷鋒!你老爹八十四了,癱瘓在床,你們家哥兒倆就你一個人管。現在一個護工多少錢你知道嗎?養老院一個月交多少錢你知道嗎?你一個內退的破工人一個月拿多少錢你知道嗎……”
老孟知道,這一嚷嚷就沒完了。人家都說女人四五十歲的時候脾氣最不好,那是更年期鬧的。不過王月華這更年期也確實長了點,從兒子高中到現在工作,每天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處在焦慮和煩躁之中。老孟也不怨她,自個兒的老爹在床上癱瘓了小十年,自己兩兄弟就是逢年過節去養老院看看,平時連麵都不露。每周三天,來回坐三個小時公共汽車去養老院給老頭兒洗澡按摩送飯送吃的,全是王月華,風雨無阻。平時所有開銷,全靠王月華一點一點精打細算省下來,這才能讓老爹住養老院、用護工;讓兒子順順當當上大學;讓自己內退了也沒什麼掛礙。
“你呀,就是這張嘴不饒人。不就是倆烏龜嗎?養在家裏添點兒樂不挺好的嗎?你看你看,瞧這倆小東西多可人兒。兒子大了天天出去工作,回頭再談個女朋友,咱倆多悶得慌。養貓養狗的你嫌麻煩,它倆沒事啊。咱那魚缸呢?前幾天還在茶幾下頭呢。”孟凡樹一邊說,一邊接著找魚缸。
王月華還要說話,電視裏出現了一組畫麵,讓她不得不把視線從王八轉移到屏幕上。正在播出的是《午間新聞》,內容是他們所在的洋春市的一條著名的沿江大道,這條道不僅被稱為洋春的“小外灘”,還是貫通東西兩城的交通要道。而就在這條沿江大道上,每天早上六七點鍾,全城的各路小商販就齊聚而來,形成了一個天然早市。於是,交通擁堵了、環境髒亂了、城管出動了……這些都不要緊,反正王月華家在老城區,離那條道還遠著呢。但是,電視畫麵上,正和小販撕扯在一起的分明是王月華與孟凡樹的獨生兒子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