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嘖,真是好多票!這麼多票也不知那渣爹是怎麼弄來的!”宋岑月看完手上都有些什麼票,忍不住微微咂嘴。
這麼多票,肯定是隻有糕點廠辦公室主任的渣爹才弄得來,楊大梅是沒本事弄來的。
宋岑月又數起了工業券,竟有整整四十八張,她忍不住笑出了聲。
有這麼多票和工業券,以後好長一段時間買東西都不用愁了。
不過看這些票和工業券,都不是全國通用的,隻限在本地使用,也就是說她得在下鄉下把這些票和工業券全花了,全花了需要很多錢啊,還好在這房間已經找到好幾百塊了,而且她之後要去黑市賣雞賣魚掙錢,不怕沒錢花。
宋岑月把票和工業券全送進了空間,隨後又繼續在宋東江和楊大梅的房間裏搜找起來,希望還能找到錢和票,沒想到票雖沒找到,卻找到了錢和購糧本。
宋岑月先找到購糧本,購糧本放在床尾後的箱籠裏。
又是一筆錢!宋岑月找到購糧本時,雙眸一亮,腦中又生出了賺錢的主意。
看原主的記憶,這時候有賣購糧本的,因為很多人的糧不夠吃,所以購糧本很多人搶著賣。
購糧本上有一個人可以賣到五十塊,兩個人可以賣到一百,三個人可以賣到一百五,反正人越多就能賣更多的錢。
而購糧本可是買糧的重要東西,一個人一個月供應二十五斤糧,得拿購糧本到糧食局的供應門市上才能買得到那二十五斤糧,購糧本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戶口本更重要,怎麼會有人賣呢?
會賣的,都是賣沒在的人的,就是家中有親人去逝了,缺錢就會把家中去逝親人的購糧本賣了換錢。
而這時候因為照相是個很貴的事,所以有錢照相的人很少,購糧本上是沒有照片,隻有名字的,而買糧的時候賣糧的人也不是認人賣,而認購糧本就賣,也不管拿著購糧本買糧的是不是購糧本上名字的主人,所以有人買了購糧本去是能買到糧的。
宋東江和楊大梅、湯敏敏都死翹翹了,自己又要下鄉去,購糧本隻能在本地才買得到糧,也就是隻能在本地用,自己帶去下鄉也用不用,所以他們的購糧本不如賣了賺錢花,反正放著也是浪費。
很巧的,宋東江和楊大梅、湯敏敏是一個購糧本,而自己和原主媽是一個購糧本,而且自己的糧食關係,原主報名下鄉時,已經當天遷走,相關部門給遷到下鄉的地方了。
所以,賣了宋東江他們的購糧本,完全不用擔心連累自己以後不好買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