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刑部典吏劉山,有一天正在辦理公事,忽然家人報告,說他的小老婆被殺害。
劉山急忙回去察看,很快又回來,報告刑部尚書張某,張某責令開封司查究此事,並準備拿劉山抵罪。劉山說:“我是聽了報告以後才回家的,這是大家都看見的。而且我的小老婆行為端正,曆來和我很歡洽,我為什麼要殺她呢?”官府對此案無法解決。
過了幾個月,都察院指派浙江道禦史李江辦理此案。李江接到指示,傳令某夜二更後審問劉山這個案子。審訊中,突然命衙役到門外去看,如果有來窺視的便立即逮捕,果然抓了兩個人。一審問,A說:“是B叫我作伴來的,我並不知是什麼事。”
再用刑審問B,B便伏首認罪,招供說:“自己曾和劉山的妻亂搞,被他的小老婆看見,為了滅口,就把她殺掉了。”於是立即將B法辦,釋放了劉山。
有人問李江怎麼這麼快破案?
問題:你知道李江是怎樣回答的嗎?
他說:“如果白天審問,來觀看的人一定很多,便沒有辦法認出B來。凡對自己利害無關的人,誰肯深夜來看呢?”大家稱李江真神明。
蛇為什麼總把舌頭伸出來?
蛇的舌頭是細長分叉的。它的舌頭跟人的舌頭用處不一樣。人在吃東西的時候,靠舌頭品嚐出酸、甜、苦、鹹、辣的味道,鼻子可以辨別臭味、香味。蛇的舌頭沒有嚐味的本領,嚐不出各種味道。但是,它能幫助聞味兒。因為蛇的聞味器官長在口腔裏邊,伸不出來,必須依靠伸出來的舌頭,把香、臭的氣味粘附在上麵,再送進口腔裏去判別是什麼味。平時,咱們看到蛇把舌頭伸出來,探探這個,探探那個。原來它是用舌頭在幫助聞味來尋找食物和判斷它周圍的環境條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