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十七大報告心得體會
黨的十七大是我們黨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關係黨和國家全局,關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長遠發展,對於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奮力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
市委這次對縣處級領導幹部進行學習輪訓,是為了讓領導幹部準確把握、深刻領會黨的十七大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奮精神、理清思路、改進作風,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著力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著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著力推進改革開放,著力解決民生、民富、民安問題,著力促進社會和諧,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十七大精神,圓滿完成這次學習任務。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領導全國人民致力於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上取得了許多偉大成就。一是我們黨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轉變發展方式,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二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致力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民生。三是我們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始終站在時代前列謀劃改革,國有企業改革、農村稅費改革、金融改革等取得重大突破。四是我國的民主法製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等多項事業全麵發展,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紮實推進。五是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戰勝了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和嚴重的洪澇災害等各種困難和風險,駕馭複雜局麵能力進一步提高。六是我們黨密切關注世界經濟形勢變化,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中國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得到進一步拓展。
總之,的確像十七大報告概括的那樣,過去的5年,是黨和人民團結奮進、取得輝煌成就的5年;是中國人民深感自豪的5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實踐中創新發展的5年。
5年來的實踐證明,黨的十六大做出的各項重大決策是完全正確的,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領導是卓有成效的。
作為新聞戰線的老兵,我有責任、有義務對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有關文化建設方麵的內容進行認真學習,在學習方麵,不管幹這一行多少年,我永遠是一名小學生。黨的十七大報告論述了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新思路,報告第七部分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誌,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大力推進理論創新,不斷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主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製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
在“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力”方麵,十七大報告指出:“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製機製、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創作更多反映人民主體地位和現實生活、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精神文化產品。”
報紙是黨的喉舌,是黨密切聯係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報業是文化產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當前報業存在的問題是報道內容單調,產業結構單一、產經人才斷檔、新舉措與老體製嚴重衝突,很不適應現代傳媒業發展的需要。我們要認真學習十七大報告,在報業創新上有新舉措、新突破、新業績。
認真做好十七大精神的學習、貫徹、落實,使之更好地為廣大幹部群眾所掌握,是我們新聞工作者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我們首先要自己學習好十七大報告,並且精心策劃,發揮地方媒體的特色和優勢,用最好的版麵、最好的時段、最新的報道方法,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麵、準確、深入地宣傳黨的十七大精神。在報道形式上,要常規報道與深度報道相結合,各種媒體和各種報道形式相結合,做到主題突出、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立求出新出彩,增強新聞報道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在報道內容上,既要充分反映全市各級黨組織和社會各界的貫徹落實情況,又要全麵及時地宣傳我市貫徹十七大精神的新舉措、新成效、新經驗,鼓舞全市人民為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標和任務而努力奮鬥。
在具體工作中,我們要有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增強政治敏感和責任心,嚴把報紙的政治關、質量關、文字關。嚴格執行新聞宣傳紀律,維護新聞的真實性原則,為報社各項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忠於職守 敬業奉獻
——學習胡錦濤“6·20”講話心得體會
2008年6月20日,《人民日報》創刊60年。這一天,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對人民日報60年來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對報社一代又一代人為黨的新聞宣傳事業做出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考察結束時胡錦濤總書記還和一線編輯記者進行座談,並發表重要講話。
胡錦濤的重要講話不僅是針對人民日報社的,也不僅僅是講給一線編輯記者的,而是講給新聞戰線所有工作者的,講話給立誌為黨的新聞事業奮鬥終生的新聞人指明了前進方向,大到《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小到《大同晚報》、《大同電視台》等,所有的媒體都應沿著這一方向辦報辦台,做好新聞宣傳工作。這關係黨和國家工作全局,關係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關係國家長治久安,也關係到我們大同市“加快轉型發展,實現綠色崛起”目標的實現。作為新聞工作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加倍努力工作,勤奮敬業,開拓創新,把報紙辦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
胡錦濤在講話中強調要堅持“五個必須”,提高輿論引導能力。①必須堅持黨性原則,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②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增強新聞報道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③必須不斷改革創新,增強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④必須加強主流媒體建設和新興媒體建設,形成輿論引導新格局。⑤必須切實抓好隊伍建設,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這“五個必須”是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日報社講話的核心和靈魂,既是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的基本要求,又是做好新的曆史條件下新聞宣傳工作的新思路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