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稱呼問題(1 / 1)

初夏的夜晚,靖南市的街道上溫暖而恬靜,透過車窗的縫隙,不時有花香撲入肺胕。出租車的後座上,童彤盡管還沒有從剛才錄製節目的興奮中平靜下來,但畢竟是個孩子,經過幾小時的等待和折騰,早已經疲憊得無法自拔,經過不大功夫的眼皮打架和無效抗爭,很快就把頭靠在童克疾的腿上去見周公了。

童克疾和童彤父女是靖南市的新居民,盡管來到這裏才半年多的時間,但二人卻都非常喜歡這座城市。童克疾原來在北京兒童醫院工作,盡管三十歲就是副主任醫師了,但在專家紮堆兒的兒童醫院並沒有什麼地位。妻子費淑清與自己是同學、同事,可是為了事業,在童彤才半歲的時候,她就拋夫棄女、毅然決然地去美國進修了,並且從此“黃鶴一去不複返,此地空留童克疾”,盼來盼去,盼來的是一封關於解除婚姻關係的《律師函》。帶著感情的創傷,童克疾跌跌撞撞、跟頭把式地拉扯著女兒,除此之外還要遭受著同事們的冷嘲熱諷和事業上的相互傾軋。在一次學術交流會上,童克疾的《兒童臨床心理學》引起了靖南人民醫院院長夏米米的注意,幾番接觸後,童克疾作為靖南衛生係統的引進人才落戶於靖南市。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夢想在自由地飛翔……”電話響了,是常小雪。常小雪是童彤的幼兒園老師,也是童克疾人民醫院新同事莊新梅和靖南市衛生局副局長常會莊的女兒。常小雪非常喜歡童彤,在童克疾由於加班等原因不能及時去幼兒園接童彤的時候,即使她不值班也總是會留在園裏陪著童彤,或者幹脆開車把童彤送到醫院或童克疾的家中。此次參加《歡樂向前衝》“快樂童星”比賽,就是在小雪的大力推動和協助下進行的,其中的“快樂回放”DV也是小雪幫助錄製的。但由於今天晚上要值班,小雪沒能與童克疾和童彤一起到節目現場。

“童——醫生,節目錄製得怎麼樣?”在稱呼的問題上,小雪總是顯得有些不知所措。這起源於童克疾和小雪的一次“論戰”:小雪認為,自己是童彤的老師,童彤叫自己“阿姨”,自己自然應該叫童克疾為“大哥”;但童克疾卻說,自己和小雪母親是同事,自己喊莊新梅“莊大姐”,那麼,小雪自然該喊自己“童叔叔”,如此一來,小雪在稱呼童克疾時便總是有些遲疑和不知如何是好。

“很好,童彤獲得了本期的快樂童星……我們正在出租車上,她現在睡著了。”

“我說嘛,我常小雪慧眼識珠,童彤一定沒有問題的!”

“謝謝你呀小雪!”

“那……怎麼謝呀?不會先卸胳膊後卸腿兒吧?”雖說是幼兒園老師,但畢竟也就是個二十來歲的女孩子,說話不知深淺。

“幹嘛把我想得那麼殘忍?這麼漂亮的小雪老師,我哪裏舍得!”話一出口童克疾就後悔了,如果沒有剛才特殊的語境,這話聽起來確實有點兒**,不是一個長輩對晚輩應該說的話。

電話裏傳來急促的呼吸聲,童克疾自知失言,卻一時又不知如何應對。其實,童克疾早就看出了常小雪對自己的那點兒小心思,但他隻能裝聾作啞並且要經常王顧左右而言他地選擇逃避。這其中自然是有常小雪父母的緣故,他不想把人際關係弄得過於複雜,此外,還因為自己目前的生存狀況,它並不能使自己滿意,這也大大削弱了自己在重新戀愛方麵的主動和自信。

大約過了十幾秒的時間,小雪突然道:“對了,上次和你講那事兒你沒忘吧?”

“嗬嗬,大侄女吩咐的事兒,我哪裏敢忘!”童克疾趕忙為剛才的失言做修補工作,故意在稱呼上拉開距離。

小雪說的“那事兒”是這樣的:有一次,小雪對童克疾說,幼兒園園長想給小朋友的家長們普及一下兒童常見疾病的預防和處理知識,聽說童克疾是靖南市衛生係統從北京引進的兒科專家,就委托小雪來和童克疾商議。童克疾考慮到自己的女兒在人家屋簷兒下,自然不能拒絕,並且在內心深處,童克疾也確實喜歡小雪,他把“那事兒”當作是小雪請自己做的事兒,他不想拒絕小雪。

“我算了一下,下周三下午你應該有時間,這樣安排可以嗎?你沒有安排和女朋友約會吧?”

童克疾所在兒科的排班情況是這樣的:一個白天的門診,緊接著一天一夜的病房,然後休息兩天。由於常小雪的母親與童克疾在同一科室,加之又是童彤老師的緣故,所以對童克疾值班情況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嗬嗬,我小雪侄女這樣安排,我敢不從命?!”

“那就這麼定啦。明天我們可要貼通知了!”

“腫(中)——”童克疾學著河南口音道。

“還有,這一期的《歡樂向前衝》會在周五晚上播出,你剛好值夜班,就不用來接童彤了,我帶她去你們家一起看,順便給你錄下來吧。”

“辛——苦你了”,童克疾無法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