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相死後,楊幺被舉為領袖(本名楊太,因在鍾相義軍中年紀最幼,故又名楊幺)。數十萬義軍在楊麼、夏誠等率領下轉入洞庭湖區,據湖泊港汊為險,瀕湖設寨,兵農相兼,繼續與官府抗衡。造“車船”,上有踏輪,進退輕捷,靈活機動攻擊。南宋屢派軍隊鎮壓,均被擊敗。1131年,夏誠指揮起義軍擊敗南宋鼎澧路鎮撫使程昌寓所率水軍,獲大批戰船。後據芷江據陸麵水,與澧州對峙。四年秋,出擊技江。
時義軍發展二十餘萬人,占據東起嶽陽,西抵枝江,北達公安,南至長沙等廣大地區,橫斷南宋賴以對抗金兵的長江防線,聲勢浩大。已然成為“金兵,偽齊”之外的第三大禍患。
而劉豫偽齊政權在襄陽的官員李成,聽聞義軍節節勝利的消息,遂派人帶以金帛文書,到揚麼大寨處遊說,欲與義軍聯合進攻宋朝,言隻需攻占州縣,即封做知州知縣,被義軍拒絕。李成旋又派三十五人帶官誥、金帶、錦袍來誘降,起義軍不再饒恕,把三十五名偽齊使者酒灌醉後全部殺死。
南宋王朝和偽齊政權的“圍剿”誘降,皆未使楊麼屈服,然起義第六年,南宋朝廷在屢次進攻失敗之後,於1135年,宋高宗派宰相張浚親自督戰,又從抗金前線抽回了嶽飛軍隊。五年二月,高宗調集號稱20萬大軍,命張俊為諸路兵馬都督,嶽飛為荊湖南北路置製使,趨洞庭湖圍剿。五月,宋軍封鎖緣湖四麵諸江河要津後,嶽飛率所部至鼎州,先對義軍諸寨遣間誘降,分化瓦解義軍;繼以大軍壓境,示師威脅。旋義軍大首領楊欽、劉衡、金琮、劉詵、黃佐等相繼出降,惟楊麼、夏誠等仍據寨自固。
嶽飛知湖深莫測,乃納楊欽獻策,遣人開閘泄放湖水,放巨筏堵塞港汊,並於湖麵散放青草,以破義軍車船優勢。後以楊欽為向導,進圍楊麼水寨。楊麼率水軍出戰,因水淺,車船機輪又被草纏住,滯不能行,被官軍擊敗,各個水寨或降或破。
1135年嶽飛攻破楊幺大寨,楊幺逃跑不成,為牛皋所殺。夏誠固守本寨,不日旋攻破其寨亦被俘犧牲···
“‘若欲破我,除是飛來’,嗬,而不知王之名適為飛也,看來當是一語成讖了。”
嶽飛端坐於大帳正中,剛毅的國字臉上難得露出久違的笑容。用了半年徹底平定了這次叛亂,並且收降了二十餘萬的叛軍,今此後方無憂終於可以放手北伐了。
帳內兩旁眾將依次排開,皆將目光投向正中大帳內一人,此人三十餘年歲,被五花大綁反縛著雙手跪倒在嶽飛麵前,身上盡是血痂傷痕,尚有幾處箭傷兀自留著血而他的臉上卻還是依然淡然冷漠卻像是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如星般的目光始終直視著嶽飛但並不說話。
“夏誠,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嶽飛忽淡淡的問道。
“嶽節度使治軍森嚴,以忠孝著稱,凡亂臣敵寇與之交兵萬無生理,似我等‘逆賊’被俘後當隻有一個選擇···”夏誠怒目環視四周,揚聲不卑不亢大義淩然地回敬道:“願乞一死!”
聽聞此言兩旁內的原義軍大首領楊欽、劉衡等無不變色,亦是羞憤難當垂首不語。
這時眾內牛皋大步跨出抽刀喝罵道:“夏誠,休在此猖狂!爾等不知天高地厚妄自尊大,自號為王勾結偽朝傷我兵將,今已為階下囚焉敢無禮放肆!好,要死成全你,送你去見楊幺!”
“怕你不成!”夏誠騰然起身怒目而視,大帳之內空氣頓時凝結,眼看這夏誠立時血濺五步····
“慢!”
嶽飛朗聲阻斷,正當眾人疑惑間已起身緩步走下帥椅,環視了下四周,不無感慨地對著兩旁諸將道:“你們都下去吧。”